不少民眾擔心家中「待機電力」默默吃掉電費,只要電器沒在使用就習慣拔插頭省電。不過,美國電器專家提姆 (Tim Hodnicki) 提醒,並非所有家電都適合頻繁斷電,有些大型或高功率家電若經常拔插頭,不但無法省電,反而會增加耗能、縮短壽命,甚至帶來安全風險。

根據《三立新聞網》、《鏡週刊》報導,能源署與工研院統計,台灣家庭約有7.4%的用電量來自「待機耗電」,包括:電視待機燈號、微波爐時鐘顯示、音響與智慧家電等,這類設備長期不用時拔掉插頭,確實能達到節電效果,但專家強調,以下7類家電不建議隨意拔插頭。
1.冰箱
冰箱最忌諱斷電,一旦停電,內部溫度迅速回升,容易導致食物腐敗、細菌滋生,重新插電後壓縮機需高功率運轉降溫,反而更耗電,也加速機件老化。
2.洗衣機、烘衣機
現代洗衣機與烘衣機多具電子控制與自動診斷功能,斷電後可能導致設定消失,頻繁拔插更容易使插座鬆動,增加損壞與走電風險。
3.洗碗機
洗碗機依賴控制面板與時序系統運作,待機耗電極低,反覆斷電恐導致時間重置或記憶功能異常,建議持續插電即可。

4.微波爐
現代微波爐待機電力非常低,反覆拔插不但省不了多少電,還會加速插頭磨損,影響設備穩定性。
5.Wi-Fi 路由器、數據機
網路設備需穩定供電,頻繁重啟容易影響連線品質,也可能縮短使用壽命。
6.內嵌式烤箱、電磁爐
這類家電多為高電流專用插座,長期拔插易造成接點磨損,增加過熱與走火風險,若插座設有獨立開關,建議用開關控制最安全。
7.熱水器 (儲備式、即熱式)
熱水器為高頻率使用設備,反覆斷電容易造成加熱元件負擔,導致溫度不穩,長期下來反而更耗能。

那為何「頻繁拔插」反而更危險?提姆提醒,插座內部金屬簧片若因反覆拔插而鬆動,容易導致接觸不良、產生火花與過熱,時間一久恐引發電線走火,形成火災隱憂,為了省下極少的電費卻增加安全風險,實在得不償失。

提姆建議,民眾可以:
1.使用具開關的延長線–一鍵切斷電源,不必反覆拔插。
2.正確拔插方式–務必握住插頭本體,不要拉扯電線,避免內部銅線斷裂造成短路。
3.長期停用設備要防塵–如冬天不開冷氣時,可拔插頭並加裝防塵蓋,避免灰塵進入導致接電火花。

先前台電電力粉絲團也公布6大容易被忽略、神不知鬼不覺就讓電費上漲的家電,並提供有效率的解決方法,一起來看看家裡有沒有這些吃電怪獸吧!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台電在臉書粉絲專頁公開「吃電怪獸圖鑑」,列出2類悄悄浪費電的常見電器,其中「穩定進攻型」的電器包含:電鍋、電熱水瓶和儲熱式電熱水器,這類家電的共同點就是長時間保溫,但白天不在家,可能根本不會用到,建議可加裝定時器避免長時間保溫,並選購能源效率一級的產品……【更多內容請見下方延伸閱讀】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