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健康養生,是現代生活中備受追捧的話題。然而,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有些人可能不慎陷入中草藥的誤區,以為它們天然無害,結果卻可能付出沉重的代價。老周,一位退休後深陷養生熱潮的人,就因為濫用中草藥而不幸患上了肝臟問題。而這並不是個案,近年來,中藥引發的毒副作用事件屢有發生。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中藥的安全性問題,揭示其中的隱患和誤區,以及正確使用中藥的方法。


中藥誤區的代價

在當今充滿健康追求的社會中,許多人像老周一樣,對中草藥養生充滿熱情。然而,中藥並非如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天然無害。老周的養生之路,就是一個警示的縮影。

老周退休後,將注意力轉向了健康養生。然而,他選擇了錯誤的道路,濫用中草藥,以為這是天然的,不會帶來副作用。然而,半年後的一次體檢卻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醫生告訴他,肝臟出現了瀰漫性腫塊,一度懷疑是惡性腫瘤。進一步檢查後,幸運的是,排除了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醫生詢問老周是否常年使用藥物,老周坦言,半年前開始濫用一些中草藥,其中包括了「三七、決明子」。醫生深吸一口氣,根據磁共振檢查結果,初步懷疑肝臟的問題可能是由藥物引發的小靜脈損傷,進一步顯現為肝臟的瀰漫性腫塊。為了解決問題,醫生毫不猶豫地建議老周停止使用這些草藥。

這個故事並不孤立存在,近年來,中藥引發的毒副作用事件時有發生。然而,很多人誤以為中藥是天然的,不會傷害身體,這一誤區導致了更多的健康問題。


中藥的隱患與真相

中藥並不像傳統觀念中那樣安全無害。根據2020年版《中國藥典》,有83種中草藥被分為不同級別,其中包括了10類劇毒藥物。其中,最引人擔憂的是馬兜鈴酸,它不僅具有腎毒性,還被認定為致癌物質。

馬兜鈴酸的致癌性早已被認可,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曾在一篇論文中提供了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馬兜鈴屬植物製作的中草藥列為1類致癌物,將混有馬兜鈴酸類物質的藥物列為2A類致癌物。


為了防範馬兜鈴酸的危害,中國國家藥監局陸續取消了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三味藥材,並規定含有馬兜鈴酸的藥材需按處方藥進行管理。這種藥物的毒性極強,即使微小劑量也能迅速損傷腎功能,其引發的基因突變是不可逆的。

對於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使用前必須謹慎甄別,因為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證明它們在臨床上具有真正的療效。因此,避免接觸這類藥物是明智之舉。


那麼,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宗使用中藥幾千年都沒有問題呢?事實上,這並不意味著中藥沒有潛在的危險。過去的人壽命較短,潛伏期較長的疾病或癌症在他們的壽命範圍內可能沒有爆發。此外,過去的醫學手段相對不發達,很多疾病可能被誤診或未被發現。

然而,有報導顯示,早在1964年,中國學者吳寒松就曾報導了兩例因關木通導致的腎衰竭病例,但當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研究中藥的安全性旨在更好地傳承這一文化瑰寶。因此,提高對中藥毒性的警惕並不是為了全盤否定中藥,而是為了正確地使用它們。


安全用藥的關鍵

要安全使用中藥,我們必須

謹記以下幾個關鍵點:

了解成分與風險: 在使用中藥之前,務必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以深入了解藥物的成分和潛在風險。不同的中草藥有不同的藥性,只有了解這些信息,才能更明智地選擇。

中藥不是保健品: 中藥和保健品是不同的概念。中藥不應該被視為保健品,不應長期濫用。即使一些中草藥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如奶薊草對肝臟的保護作用,過量或不適當的使用也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無論是中藥還是保健品,都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保證渠道正規: 中藥的質量和安全性與其炮製和來源有關。一些小商販出售的藥材可能質量不可靠,甚至可能含有重金屬或農藥殘留。因此,購買中藥時應選擇正規渠道,確保質檢和質量保證。

不要急於求成: 許多人誤以為增加藥物劑量可以更快地獲得療效,但這是不正確的做法。濫用中藥會破壞身體的平衡,甚至可能導致慢性中毒。因此,服用中藥的劑量應該嚴格遵守醫生的建議,不要急於求成。


中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但它們並不是毫無風險的。正確的使用中藥需要明智的選擇、充分了解成分和風險、遵循醫生或藥師的建議,以及確保藥材的來源質量。中藥可以是健康的一部分,但只有在正確的指導下,才能夠安全有效地發揮其作用。因此,無論追求健康還是治療疾病,都應該相信現代科學,將中醫的精華與糟粕區分開來,以實現健康長壽的目標。健康是最寶貴的財富,我們應該珍惜並正確對待它。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