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鹽,學名叫作氯化鈉,這種東西從古至今都是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其銷售受到了嚴格的管控。

因為食用鹽不僅僅是一種鹹味調味劑,更對人體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人體長期不攝入食用鹽,會導致多種危害,比如長期缺鹽會引起失水症狀,還會導致人體內部的電解質平衡失調,從而引起各種神經系統問題。

氯化鈉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廣泛,海水是鹹的,就是因為含有一定的氯化鈉。食用鹽通常就是從海水、鹽湖等途徑提取的。食用鹽最古老的提煉方式就是太陽曬鹽法,將海水等含鹽鹹水曬乾,餘下的結晶物就是含有多種雜質的粗鹽(即天然鹽),對粗鹽再進行提純去除雜質,就能獲得非常純淨的精鹽(又叫作細鹽)。

其實,靠蒸發海水獲取食用鹽並不高效,因為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著水體含鹽量十分高的鹽湖——滷水湖,甚至是水分已完全蒸發的干鹽湖,在這些地方很容易就能獲取並提純到食用鹽。

鹽湖,是乾旱造就的一種奇特景觀,因此其主要分布在乾旱或者半乾旱地區。當然,極度乾旱,終年無雨,也不利於鹽湖的形成。像這種由鹹水湖的湖水不斷蒸發濃縮,所形成的鹽湖被統稱為大陸鹽湖。而像那種由海灣演變而成的鹽湖,被稱為海成鹽湖。

中國是世界上鹽湖最多的國家之一。在我國數量眾多的鹽湖中,青海茶卡鹽湖、青海察爾汗鹽湖、山西運城鹽湖和新疆巴里坤鹽湖,被譽為中國四大鹽湖。而在柴達木盆地也有四大鹽湖,分別是:茶卡鹽湖、察爾汗鹽湖、馬海鹽湖和昆特依鹽湖。

這其中,青海茶卡鹽湖,更是被譽為中國的「天空之鏡」。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面積105平方千米。由於湖面滷水的反射,形成了「人在湖間走,宛如畫中游」的景觀,因此被喻為「中國版天空之鏡」。

青海察爾汗鹽湖則是中國最大的鹽湖,更是亞洲最大的鹽湖。它位於柴達木盆地南部,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這裡海拔2670米,是柴達木盆地的最低處。

該鹽湖東西長160多公里,南北寬20~40公里,鹽層厚約2~20米。察爾汗鹽湖由多個鹽池構成,自西向東分為別勒灘、達布遜、察爾汗和霍布遜4大湖區。

因鹽湖中存在大量的滷水,讓察爾汗鹽湖顯現為綠色,與滷水結晶過程中形成的鹽花交相輝映,景色十分壯觀美麗。

由於水分不斷蒸發,鹽湖上還形成了堅硬的鹽蓋,就連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都直接修建於鹽蓋之上。與鐵路相平行的,還有一條50年代修成的橫跨鹽湖的公路,由於路基是使用鹽堆砌而成的,這條長約32公里的公路也被譽為「萬丈鹽橋」。

鹽湖中除了有大量的氯化鈉,其它鹽類礦物種類更是多達200種。察爾汗鹽湖就蘊藏有豐富的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鋰等無機鹽,鹽類礦物總儲量在500億噸以上。

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食鹽總量建議不超過6克。據估計,青海察爾汗鹽湖中的氯化鈉儲量高達400多億噸,如果完全提煉出來,至少可以供14億國人食用1000年。

整個青海的鹽湖的資源十分豐富,經過很多年的發展,目前青海鹽湖工業已經形成鉀鹽、鈉鹽、鎂鹽、鋰鹽、氯鹼等產業群。總之,鹽湖不僅景色優美,更是十分巨大的礦物資源寶庫,除了能夠為我們提供食鹽,還能夠提供多種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