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疼痛科主任 路桂軍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董長喜

很多人在面對癌症患者時,不知道具體該說些什麼,尤其在剛確診後,是否該告知,也讓家屬為難。澳大利亞新州抗癌協會官網近日刊文稱,調查數據顯示,在澳大利亞只有1/5的人知道如何用正確的語言去支持癌症患者。澳大利亞新州抗癌協會支持護理組主任安妮特·貝蒂說:「你可能擔心說錯話,或者給患者造成困擾。有時癌症患者提出某個話題,你又會發現很難想出合適的話來回應。」針對這種情況,安妮特·貝蒂給出了10個建議。「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對其進行梳理,並採訪了在我國長期從事安寧療護工作的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疼痛科主任路桂軍。他說:「這10個建議雖然是寫給澳大利亞人的,但對我國也很有啟發,無論是臨床醫生還是患者家屬,都值得借鑑和參考。」

1.讓他們知道你願意傾聽。如果他們想談論當下正在經歷的事情,給他們說話的時間,並請給予眼神交流,認真傾聽,儘量不要打斷他們。

路桂軍:傾聽是最重要的,是你和患者溝通的必要條件。通過認真的傾聽,我們才能和他們建立信任關係,才能獲取一個了解他們的機會。

2.不妨多問「你想分享今天的事嗎」。在癌症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周圍的人要時不時地關注他們的感受,努力真正傾聽並回應他們的回答,而不是非要去等一個「完美」時機再去過問。

路桂軍:每一個晚期癌症患者都會經歷這樣的心路歷程,崩潰失落、反省重塑、重建自我、生命排序,這個過程每一個階段患者的表現都不一樣,有時是稍縱即逝的,因此我們要隨時關注患者。

3.承認現實。不要去關注患者出現癌症的可能原因,而要多關注人們患上癌症的概率很低。(這可能能讓患者意識到,這件事發生在他身上只是概率的問題。)

路桂軍:我們常常碰到人們提到「因果報應」的問題,實際上,對於此類患者,不宜過多強調「因」,而是要把更多精力去妥善處理「果」,當我們把「果」處理好了,人們對於「因」就沒有那麼糾結了。

4.請他們參與全過程。請他們持續參與治療過程,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他們拒絕或取消的選項,即使是在實施治療前的最後一分鐘。

路桂軍:這就是我們臨床常說的「共同決策」。由於癌症的特殊性,很多時候患者的結果是註定的,此時,只有讓患者參與每一步的治療,我們的整個治療過程才有意義。

5.展示你的關心。發個微信,做一頓飯,整理一下家務,或者幫忙做些小的事情。不過,在去探望之前,請先確認他們的身體狀況是否足夠好,是否可以接待訪客。如果你有身體不適,比如有感冒症狀等,請勿訪問。

路桂軍:這其實也是我們團隊在查房時的一貫做法。給患者足夠多的關心,在他們的舒適狀態下與之交流,一切以患者為中心。

6.不要刻意改變。癌症患者很敏感,可能會意識到你語言和行為上的任何微小變化,因此請嘗試保持你和患者之間一貫的交流方式。

路桂軍:這涉及到「病恥感」的問題。實際上,哀傷是一種私密的情感,如果患者不願意向你展示哀傷,那麼此時的悲憫、同情,甚至過度的關切等,都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7.效仿他們的說法。有些人不喜歡被稱為「癌症患者、抗爭者、受害者或倖存者」,也有些不喜歡談論「與癌症作鬥爭」,因為這些都可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正在被貼上標籤。不妨注意他們是如何稱呼自己的,並進行效仿。

路桂軍:我們的做法是,每一個患者入住病房時,我們首先會問:「你希望我們怎麼稱呼你?」每個患者都有一個自己最滿意的社會角色,當然最不喜歡的就是「患者」這個角色。

8.聊聊其他事情。雖然關注他們的感受很重要,但也可以多聊聊你們生活中發生的其他事情。

路桂軍:病人仍在過著他們的生活,除了疾病,他們還有許許多多關注的事情,不要把聊天都放在病上。

9.有些話不該說。避免說過於樂觀的話,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也不要說過於悲觀的話,如「你還能活××」。

路桂軍:一方面,不給予他們不切實際的希望,否則會帶來很不好的後果;另一方面,對於悲觀的問題,可以用更巧妙的形式去化解。比如,如果患者問:「我還能活多久?」我們會反問患者:「你需要多久?」然後通過這個問題,來解開他的心結,幫他完成一些人生願望。

10.別去增加負擔。如果你很沮喪,不知道該向癌症患者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直言不諱,但不要因此給他們增加負擔。有時候,只要和他們在一起就足夠了。

路桂軍:我始終對我們團隊的成員說,要時刻認清患者的主體地位,千萬不要做宣教式的訓導,不要提侵襲性的問題。我始終強調我們要儘量少表達、多傾聽,讓患者自己去呈現他們的人生,我們要做的是閱讀生命、見證生命,而不是去改變生命。

安妮特·貝蒂說:「實際上,你與他們之間的對話並不存在一個完美的劇本——你說什麼可能取決於你和他之間的關係、你們過去的經歷以及你的性格。無論你與癌症患者的關係有多密切,可能都會有無語的瞬間。」路桂軍也表示,只要能多些同理心,設身處地從患者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即便是無聲的陪伴,也是一種默契,因為很多時候「無聲勝有聲」,「我認為,最好的陪伴,一定是無觀點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