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2030年我國帕金森病人數或達500萬。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帕金森還有哪些臨床表現?如何自測?不幸患病如何治療?

本期特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毛薇、副主任醫師梅珊珊,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腦病二科主治醫師姬少珍講述帕金森的常見誤區,了解這些知識點,早預防,早發現。

手抖就是帕金森?

雖然帕金森病可以出現手抖,但是手抖不一定都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早期症狀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包括多種運動和非運動症狀。然而,就像手抖一樣,這些早期症狀多數缺乏特異性。目前發現,特發性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是帕金森病重要的早期預警信號,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生活中,如發現睡眠中出現夢境相關的喊叫、肢體活動,就需要進一步就診明確是否患有RBD。RBD患者已被列入帕金森病非常重要的高危人群。

除RBD外,其他非運動症狀,包括嗅覺喪失、便秘、抑鬱焦慮等,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預警信號。

帕金森早期輕微運動症狀包括面部表情減少、手指靈活性下降、走路擺臂減少、說話聲音變小、輕微彎腰姿勢等,然而這些症狀有時難以與其他衰老相關疾病進行鑑別。

總之,如發現可疑RBD或存在多個其他PD早期預警症狀,建議神經內科運動障礙病專科門診就醫。

帕金森是典型的老年慢性疾病,年輕人一般不會得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歐美國家60歲以上帕金森病患病率達到1%,80歲以上超過4%,我國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7%,與歐美國家相似。

帕金森病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其發病率和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然而,帕金森病不僅僅影響老年人。

研究發現,近25%的患者發病年齡在65歲以下,5-10%的患者發病年齡在50歲以下。

帕金森病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

帕金森病的發病受到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

研究表明,體育鍛鍊,適量引用咖啡、茶,以及健康的飲食習慣,均可能對帕金森病的發生有預防作用。另外,及早發現帕金森病高風險人群並針對性地進行干預和管理,是帕金森病早診早治的關鍵。

帕金森病如何自測?到醫院什麼科室就醫?

帕金森病的診斷以臨床表現為主,需要專科醫生進行查體,結合影像學、左旋多巴藥物反應試驗等輔助檢查手段綜合診斷。

下面的問題有助於帕金森病的自我篩查,如有多個下述表現,建議神經內科運動障礙病門診就診排查帕金森病。

你最近日常活動變慢了嗎?

你寫字變小了嗎?

你的言語變得含糊或者聲音變小了嗎?

你站起來時有困難嗎?

你的嘴唇、手、手臂和/或腿會顫抖嗎?

你有沒有注意到自己肢體僵硬?

你系扣子或穿衣服時有困難嗎?

你走路時是不是拖著腳或邁小步?

你走路或轉彎時是不是感覺腳被粘住了?

你或他人有沒有注意到你走路時只擺動一隻手臂?

你的平衡感變得更差了嗎?

你或他人有沒有注意到你駝背或姿勢不正常?

帕金森病的治療有哪些新進展,未來的治療方向是什麼?

目前帕金森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肉毒毒素治療、運動療法、心理干預等多學科治療模式。

隨著基礎和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帕金森病治療領域的研究在不斷取得進展,新的治療手段,如疾病修飾治療、幹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免疫療法等都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未來隨著帕金森病的治療手段越來越豐富,對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策略,並對病人進行長期規範的管理,將有助於達到最佳療效,使患者長期獲益。

帕金森病會危及生命嗎?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致命性疾病,並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但是會嚴重的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但隨著治療方法和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能較長時間的維持高水平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對於這樣的慢性疾病,做好疾病的全面、全程管理非常重要。

全面、全程管什麼?

帕金森病已經有了很多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是藥物還是外科治療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運動症狀和部分非運動症狀。中藥、針灸、推拿、康復等對於緩解心理障礙、疲勞、疼痛等非運動症狀有不錯的效果。

要有長期治療的心理準備和積極樂觀的心態

研究表明,大約有54%的帕金森患者易出現情緒低落,不快樂等抑鬱情緒;除了抑鬱情緒之外,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疲勞、疼痛等症狀,這些心理情緒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解鈴還須繫鈴人」對於疾病的治療,關鍵在於患者自己。不能喪失信心,而且要有長期治療的心理準備,始終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

聚焦

研究稱:空氣污染物PM2.5可能會增加罹患痴呆症的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在5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上刊發論文稱,他們開展的一項綜述分析顯示,接觸細顆粒空氣污染物(PM_2.5)可能會增加罹患痴呆症的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了多個PM_2.5與痴呆症之間存在關聯的證據。他們發現,空氣中PM_2.5年均暴露量每增加2微克/立方米,罹患痴呆症的風險就會增加17%。證據還表明,痴呆症與接觸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之間存在關聯。

研究人員指出,空氣污染與罹患痴呆症風險的關聯可能小於吸菸等其他風險因素,但由於暴露在空氣污染中的人數眾多,對人口健康的影響也很巨大。目前,全球有5700多萬人罹患痴呆症,據估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53億。其中高達40%的病例被認為與潛在的可變風險因素有關,如接觸空氣污染物等。

《2022北京腫瘤登記年報》出版:發病率升高,死亡率下降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出版的《2022北京腫瘤登記年報》於4月10日發行。年報顯示,2019年北京市惡性腫瘤新發例數為58234例,發病率為419.97/10萬,10年間年均變化百分比為2.54%,呈上升趨勢,死亡例數為27350例,死亡率為197.24/10萬,10年間年均變化百分比為-1.42%,呈下降趨勢。

聚焦

鞏固提升全國地方病防治,到2025年底實現7項目標

國家疾控局等17部門4月10日發布「關於印發全國地方病防治鞏固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實現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消除大骨節病和克山病危害、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等7項目標。

工人日報客戶端《樂健康》第337期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工人日報記者 姬薇

本期編輯:成露 竇小濤

(關注工人日報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