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中風、帶狀皰疹,這兩種都是臨床較為難治的疾病,只有其中之一便可能讓患者、醫者皆犯愁,更別提兩種碰到一塊了。名老中醫李振華老師曾遇到一位中風、帶狀皰疹患者,經李老師治療後,患者預後較好。李老師是如何做到的呢?
黨某,女,57歲,農民。初診日期:2007年7月8日。
主訴:左側上下肢不能活動伸舉5月余。
現病史:患者於2007年2月突發左側肢體廢用,當地縣醫院CT檢查診斷為腦梗死,經用降低顱壓、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等藥物,並配服中藥(具體藥物不詳)。1周後病情有所好轉,但仍不能行走,出院調養。近半月來病情加重,上下肢不能活動。同時兩脅肋及背部出現皰疹。
現症:語言、神志清楚,精神差,呼吸氣短,面色萎黃,呈疼痛病容,飲食尚可,大小便正常,兩脅肋皰疹發紅稍腫,疼痛難忍,左側上下肢不能舉動。舌質淡紫,苔薄白,脈沉無力。
中醫診斷:中風(氣虛血瘀清竅);纏腰火丹。
西醫診斷:腦梗死;帶狀皰疹。
治法:涼血解毒,活血祛濕。
方藥:當歸10g,赤芍15g,生地15g,丹皮10g,土茯苓25g,蒲公英15g,地丁15g,桔梗10g,生薏苡仁30g,元胡10g,香附12g,木香6g,穿山甲8g,制馬錢子1g,地骨皮15g,金銀花15g,甘草3g。14劑,水煎服。
二診:2007年7月22日。服上方後,帶狀皰疹已結痂乾燥,疼痛基本消失,余證同前。因患者帶狀皰疹疼痛難忍,故需急則治標,現帶狀皰疹基本已愈,則改治痼疾。據其舌脈症狀,乃氣虛血瘀,經絡痹阻之證,以補氣活血,疏通經絡法治之。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
黃芪30g,當歸12g,川芎10g,赤芍15g,桃仁10g,紅花10g,丹參18g,雞血藤30g,香附10g,白朮10g,烏梢蛇15g,穿山甲8g,蜈蚣3條,木瓜18g,川牛膝15g,威靈仙15g,甘草3g。14劑,水煎服。
三診:2007年8月5日。上下肢已可自主舉動屈伸,精神好轉,仍不能下床行走,血壓120/75mmHg,舌質淡紫,脈沉但較前有力。上方加土鱉蟲10g,羌活10g,獨活10g,以增強舒筋通絡除痹之力。再進30劑。因患者經濟困難,帶藥出院,回家治療。
1個月後,其子來訴,患者已可慢步行走,生活可以自理,帶狀皰疹已愈。囑服十全大補丸配大活絡丹2個月,以防復發。
按語:本例經中西醫治療,病程遷延5月余,而成後遺症期,其氣血逆亂,臟腑失調,經脈不暢,正氣虧虛,邪氣殘留,而遺半身不遂等症;又因其氣血不足,瘀滯不通,正氣不能抗邪,濕毒蘊於肌表,而並發纏腰火丹。
一診時患者皰疹疼痛難忍,急則治其標,治以涼血解毒,活血祛濕,要點在於祛邪而不傷正,如用黃芪、當歸、赤芍、生地、丹皮涼血活血兼可補氣、養血、滋陰;以蒲公英、地丁、金銀花、土茯苓、地骨皮清熱解毒,制馬錢子、穿山甲、元胡、香附理氣散結,通絡止痛;配生薏苡仁、甘草清熱解毒而又護脾胃,調和上藥苦寒之性,使邪熱清,濕毒化,瘀祛痛止。
待患者皰疹基本已愈,當治痼疾。此患者本虛標實,因虛致瘀,故以補陽還五湯為基礎方,補氣活血,通經活絡,治療以扶正為主,兼用活血通絡之烏梢蛇、穿山甲、蜈蚣、土鱉蟲等蟲類藥,該病需長期服藥,鞏固療效,以免復發。
名醫經驗集
解決內科疑難雜症,名老中醫李振華的絕招都在這本書中了——
本書內容共分四個部分,第一章醫家傳略,主要介紹李振華教授的生平簡介、醫學成才之路、醫學學術思想等。第二章臨證精粹,總結李老用藥心法、成方心悟及治療脾胃病、外感熱病和內傷雜病的學術思想及學術觀點等。第三章典型醫案,結合一些醫案,詳細介紹了疾病的病因病機及辯證論治,並加以按語,闡述李老辨證施治、用藥規律。第四章跟師手記,介紹傳承人結合跟師所學及其自身在臨床實踐中的心得感悟。
❖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諮詢和聯繫正規醫療機構。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李振華論治內科疑難雜症》(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李鄭生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