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防風湯,明代醫家秦景明創立,他主張先辯證候,再查病因,再審脈象,最後決定治法,所以寫了一本中醫書叫《症因脈治》,防風湯就來自於這本書,由防風、當歸、紅茯苓、杏仁、秦艽、羌活、桂枝和甘草組成。
防風湯具有祛風通絡、散寒除濕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痹阻引起的痛風關節炎症尤其是以風邪為盛的風痹(或行痹)、風寒攻痛、肢節疼痛上下左右遊走不定等症狀效果很好。
如果除了關節疼痛或身體疼痛遊走不定,還舌質淡,苔薄白或薄膩,脈浮或浮緩等,就適合用防風湯來治療。
三痹湯,出自宋代陳自明所著的《婦人大全良方》,由川續斷、杜仲、防風、桂心、細辛、人參、白茯苓、當歸、白芍、甘草、秦艽、生地黃、川芎、獨活、黃芪、川牛膝組成。
三痹湯具有活血祛風、宣痹通絡等功效,常用來主治氣滯血瘀、手足拘攣、風寒濕三邪體內蘊結、痛風等疾病。
如果除了痛風關節疼痛,還有舌質淡紫,苔白,脈細澀,就能用三痹湯治療。
今天的科普,就分享一則中醫用防風湯和三痹湯治療風痹的臨床案例。
50歲張女士,腰背四肢疼痛一年,疼痛到處亂竄,經方防風湯、三痹湯治癒
患者張女士,50歲,近一年來腰背和四肢疼痛,身體惡風怕冷,疼痛呈走竄性,遊走不定,關節或疼痛處發涼,四肢關節功能受限,屈伸不利。遇冷疼痛加重,痛如針刺一般,不出汗,舌苔白,脈弦緩。
基於張女士的症候,辨證為痹症中的風痹,那就可以用防風湯治療,組方——
防風、當歸、杏仁、黃芩、甘草、秦艽、葛根、羌活、桂枝、生薑。
加減方法:因為疼痛呈走竄性,屬於風邪,所以加威靈仙、海風藤;
身體疼痛屬於寒邪,加細辛、川芎。
四肢睏倦乏力屬於濕邪,加蒼朮、防己、薏苡仁。
上方兩天一劑,連服10劑。
十天後複診時,疼痛已經大為好轉,效不更方,上方續服8天。
三診時,疾病控制穩定,疼痛減輕,但是感到身體睏乏無力,頭昏,舌苔白脈沉緩,這是風寒濕三邪去除後的正虛特徵,改方為三痹湯,繼續清除風寒濕三邪,同時要補益元氣,滋補肝腎生津通血脈。
關節痛、腰背痛、肌肉痛,經方防風湯,三痹湯,祛風除濕散寒,健脾補肝腎
上面張女士的案例中,屬於風痹的典型案例。
風痹是中醫痹症中的常見一種,風邪屬於陽邪,所以具有善動而不居,具有升發、向上、向外的特性。風險導致的疼痛易於走竄,侵蝕經絡、損害筋骨,所以防風湯中加海風藤、威靈仙、細辛以強化基礎方中的防風、秦艽、羌活、桂枝這些祛風除濕溫經絡的藥物這些為君藥。當歸、杏仁、葛根三味藥物具有補血生津通利關節緩解疼痛的效果,為成藥。再輔以黃芪、生薑、甘草調和陰陽平衡為使藥。這些藥物聯合起效,所以二診時症狀緩解很多。
三診時,風寒濕邪清除大半,所以體現出正虛本質,改方為三痹湯,在祛除風寒濕殘邪同時,扶正以祛邪,所以用主藥人參、黃芪培補元氣,用當歸、地黃、白芍續斷、杜仲來滋補肝腎生血脈;再加上川芎、牛膝、肉桂、細辛、茯苓、生薑這些藥物祛風散寒除濕為佐使藥,從而讓張女士一身走竄痛消失,而且還能健脾補肝腎扶正以避免復發。
為什麼在每個科普里,說到組方時要符合平台要求不得展示詳細處方方法的原因,就是在於中醫要在辯證後遣方用藥,還要根據不同患者的體質、病程、病位和改善情況,逐步調整治療方案。切不可照方擅自用藥。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源於網絡,侵刪):2020年第1期《中國處方藥雜誌》何素梅文章《古方在痹症中的臨床應用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