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婁氏風濕病學術流派,歷史可追溯到武則天宰相婁師德

在中國中醫學術流派中,有個河南婁氏風濕病流派,其歷史可追溯到狄仁傑推薦人、唐代武則天宰相婁師德。

婁師德的第三十八代孫、中醫藥學家婁中海在河南新鄉創立,之後傳給婁多峰,到了婁玉鈐已經傳承了三代。

河南婁氏風濕病學派認為:三種情況,引起痛風疾病

作為中國風濕病學派之一的婁氏風濕病學派傳人,婁玉鈐在發表於2018年第5期的《風濕病關節炎雜誌》的一篇主題為《應用風濕病「虛邪瘀」理論診治痛風的體會與探討》一文中,認為痛風的發生有三種可能情況。

1.腎臟的分清泌濁功能比一般人高,但因為長期過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導致濕濁之邪,超出腎臟的分清泌濁功能,導致人體排泄濁毒能力的「相對功能不足」而導致的。

2.腎臟的分清泌濁功能低於正常人,即使嚴格的控制飲食(忌口、低嘌呤飲食)情況下,正常脾胃臟腑生理功能產生的濕濁廢物還是不能及時而有效的排出體外,聚集在體內痹阻經絡筋骨關節,形成痛風。

3.腎臟的分清泌濁功能不如常人,脾胃運化水液功能也不好,肺宣發肅降功能下降,肺脾腎三髒功能都不好影響水液輸布、排泄,導致多臟腑虧虛或功能失調,。多髒功能失調,不但導致機體水谷精微運化和輸布異常(比如導致血脂、血糖升高),膠著難解,從而引發痛風。

婁氏風濕病學派:尿酸高無痛風,為正虛候,治療要釜底抽薪,扶正治本防發作

按照中醫「虛邪瘀」理論,認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時期,處於內因正虛,而表邪未發階段。要避免進展為痛風或預防痛風發作,就要針對內因正虛的特點,做到未病先防正虛。

為什麼沒有痛風或痛風未發作時要扶正固本呢,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說:「預期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

在這裡,朱丹溪就指出了在尿酸高時就開始攝生而調理,從而避免進展到痛風的疾病地步。

高尿酸血症期,一般認為是痛風疾病的前期(也有人認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是痛風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雖然除了尿酸高外身體毫無其他任何症狀和體徵,但尿酸高的人畢竟有10%左右的人會發展成痛風。

而對於尿酸高要不要長期降尿酸治療,雖然國內外各個痛風診療指南都有應對意見,但並不統一。

所以如果尿酸高、沒痛風,把中醫「治未病」思想運用的高尿酸血症時期,明確並強調尿酸高的原因,把尿酸高的病症搞清楚,從而辨病辯證施治,在有效降尿酸的同時,阻斷痛風的進展路徑,杜絕痛風急性發作,這樣做至關重要,完全可以把10%的進展為痛風的高尿酸血患者從痛風病人中拉回來。

結合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時期的內因正虛的特徵,結合中醫「虛邪瘀」理論辯治痛風,虛為本,虛涉及脾肺腎三髒,邪、瘀為標,病因是風寒濕熱,病理基礎是痰濁和瘀血,所以治療尿酸高要採取治本的「釜底抽薪」,和治標的「揚湯止沸」,應用中藥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合萆薢分消飲加減治療。

方中六味地黃丸是以補腎為主,萆薢分消飲是用來陰道六味地黃丸的補腎作用像增強人體的升清降濁(泌濁)功能轉化,兩個方劑聯合作用,既能扶正還能祛邪和活血。再結合日常生活的低嘌呤飲食,作息有度,規律運動,合理恰當管理其他併發症,包括血壓、血脂、血糖和心血管等。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把自己從向痛風疾病進展的道路上拉回來。


對於痛風,尿酸高,你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區討論,欲參與雞尾降尿酸計劃可聯繫,幫你制定一對一個性化綜合調理方案,把尿酸長期穩定控制,預防痛風發作。。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源於網絡,侵刪):2021年第4期《風濕病與關節炎雜誌》劉國麗等文章《基於「虛邪瘀」理論的痛風「治未病」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