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系統疾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血管病和後天性心血管病兩大類:一、先天性心血管病(簡稱先心病)為胎兒在心臟大血管發育階段,遭受某些因素的影響,使心臟某一部分和(或)大血管發育停頓或異常所致。包括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潛在青紫型):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青紫型):如法洛四聯症、大動脈錯位;無分流型先心病(無青紫型):如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狹窄等。

二、後天性心血管病為出生後心臟受到外來或機體內在因素作用而致病。常見病因有:1.動脈粥樣硬化常累及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及周圍動脈等。累及冠狀動脈使管腔狹窄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心肌缺血,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2.風濕熱是常見的風濕性疾病。本病可引起心內膜、心肌和心包炎症,稱為風濕性心臟炎。慢性期主要形成心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稱為風濕性心瓣膜病。

3.高血壓 顯著而持久的動脈血壓增高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

4.肺循環阻力增高 由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導致肺循環阻力增高而引起肺源性心臟病。

5.感染 由病毒、細菌、真菌、立克次體、寄生蟲等感染侵犯心臟而導致感染性心臟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6.內分泌紊亂 可引起內分泌病性心臟病,如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或過少可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或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臟病。

7.營養代謝障礙 如維生素B,缺乏可引起維生素B,缺乏性心臟病;糖代謝障礙可引起糖尿病性心肌病等。

8.貧血 能引起貧血性心臟病。

9.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可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亂,導致心律失常、心血管神經官能症、β受體亢進綜合徵等。

10.其他藥物或化學製劑中毒,風濕免疫性疾病、神經肌肉疾病、腎小球腎炎、放射線或其他物理因素及腫瘤等,均可引起心臟病。此外,尚有病因不明的心肌病,如原發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