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不知道是誰開頭聊起血型這個話題,有人說不知道自己啥血型,到現在沒查過,有人問一家三口血型不一樣,孩子是不是親生的。隨後,大家又討論起了性格、壽命、癌症等話題,這時突然有人問了一句:哪個血型是最強、最長壽的呢?

贊同O型血的人比較多,在很多人的嘗試中,O型血可以給別人輸血,屬於大公無私的血型,再者網上也有這種血型最長壽的說法,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先來帶你簡單了解一下血型。

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血型?

早在九十多年前,血型就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隨著人們對它的逐漸了解,慢慢發現了多種分型方法,大家常說的A型、B型,其實就是其中一種。


因為血型不同,所以血液混合的時候會出現不同情況,試想一下,如果不知道血型就給別人輸血,萬一血液不相容,兩個人都有危險。

所以電視上兩個人手腕割一刀就放在一起輸血,這種事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古時候人們根本沒有血型概念,傷口碰在一起也沒法讓血進入血管。

想知道自己是啥血型,可以進行凝集實驗,觀察自己的血在抗A、抗B、抗A和B中的反應,O型血和其他血都沒有反應,所以什麼都看不到。

再回到上面的問題,其實這是物種進化的結果,人類並非只有一個血型,只能說在進化過程中發生變異了,而這個變異是為了適應環境,讓人類更好的生存,不管是什麼血型,只要身體健健康康的就行。


最強、最長壽的血型是哪一個?

「O型血最長壽」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美國一項調查發現,在調查的眾多人群中,O型血的人壽命可達87,而B型血的人少活了12年。

另外,《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也有文字表示,在新冠疫情中,O型血的人不太容易成為重症患者。國內幾所高校和醫院的聯合研究也有類似研究結果,O型血感染新冠肺炎風險低

於是很多人因為自己是O型血而沾沾自喜,可是這些說法真的有科學道理嗎?還是建議大家謹慎一點,畢竟血型沒有辦法幫我們預防病毒,如果因為自己是O型血就不打針、不吃藥,還是有很大風險的。


不妨看看專業的血液相關的研究雜誌是怎麼說的,《血液學年鑑》中研究表示血型和新冠感染有沒有聯繫,醫學界還存在很多分歧,目前沒有統一意見

一生下來是什麼血型是遺傳決定的,而新冠病毒是後期出現的,一般免疫力差的人感染風險更高,但是從血型是看不出免疫力高低的。再者,觀察性研究缺乏科學說服力,想要說明兩者的關係還是有點牽強。

但是,提前了解血型的風險,對預防疾病有幫助,比如說瑞典500萬數據分析發現,O型血的更容易出血、懷孕後更容易血壓上升、出現腸道炎症


由此可見,O型血也存在弊端,說它是最強最長壽的血型有點言過其實。

年過60想長壽,不看血型看什麼?

大家攀比血型作用不大,因為血型只有四種,重複的人太多了,想知道自己的長壽指數有多高,不妨比一比這幾項:

肌肉含量多不多

肌肉就是身體的「盔甲」,肌肉含量多的老人更容易長壽。在肌肉的保護下,老人跌倒和骨折的風險比較低,不會一病不起。老人有力量,精神旺盛,出門遛彎、吃飯運動都很積極,患呼吸病和尿路感染的風險會降低,可以說,全身各處離不開肌肉的功能,存錢都不如存肌肉。


骨骼關節靈不靈活

上了年紀後骨量流失,骨骼疾病逐漸爆發,這個時候若還有堅韌的骨骼,還是很讓人羨慕的。在骨骼和肌肉的相互配合下,老年人才有詩和遠方,想去哪裡旅遊都可以,而且有較強的自理能力,生活幸福指數更高。

消化和吸收好不好

一個老人若是不能吃飯了,那麼壽命也快要到終點了,因為糧食就是一個人的能量源泉,無法把糧食中的精華運輸到身體各處,何談肌肉、骨骼健康?只有消化和吸收都讓人滿意,吃喝排泄正常,才能健康長壽。


對人對事心態好不好

活到一定歲數後,對人和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往往比較固執,不喜歡改變,不僅自己會累,也常常給家人帶來困擾,還會覺得家人朋友不懂自己,若是心態差、經常生悶氣,對壽命也有很大影響。相反,每天笑眯眯樂無憂的老人,更容易長壽。

總之,關於血型我們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等待以後用科學手段去發現、探索,但是從現在來看,血型主要用於獻血、輸血,就像你知道自家的Wi-Fi密碼一樣,了解就好,不必因為自己是某種血型就沾沾自喜,該做防護還是要防護,還是要健康生活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