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大家可能都經歷過或是正在經歷。國際疼痛學會將每年10月的第三個周一設立為「世界鎮痛日」。今年的主題是「提高疼痛的綜合診療能力」。早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了「慢性疼痛是一類疾病」。現代醫學已將疼痛列為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承受過疼痛帶來的不適,如頭痛、關節痛、痛經等等,而大多數人面對疼痛可能會說「沒多大事,忍忍就過去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醫院就診。殊不知,疼痛不能忍,忍一時「小痛」可能會逐漸進展為「大病」。

「這樣酸痛得厲害嗎?」「噢喲這裡很痛的。」一大早,70多歲的范阿婆就來到奉賢區中心醫院的疼痛科門診就診,一年多的腰痛致使她已無法正常彎腰了。范阿姨說,「痛起來像這骨頭要碎掉了一樣,幹活的時候腰彎下去,人就直不起身子了。」

像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在理療室里,這位正在做頭部頸椎理療的劉先生就告訴記者,自己原本以為是「小毛病」,打算忍一忍,沒想到沒幾天就進展成為「大病」。

「當時一開始以為是落枕,只是頭不能向一邊歪,以為第二天就會好了,然後等了好幾天,發現頭部整個不能動了,扭頭的時候還會非常疼。」劉先生說,這樣的疼痛已經讓他完全無法忍受,也已經嚴重影響到他的正常生活了。好在通過及時的理療,如今已經基本不再疼痛,也能活動自如。

實際上,疼痛,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但是在就診過程中,中心醫院疼痛科理療科主任王建光發現,大多市民面對疼痛時都會存在兩個極端的誤區,這些都會影響疼痛的針對性治療。「第一個就是有痛就忍著熬著,這樣是不對的。有些疼痛確實是需要到醫院來進行詳細的診治,經過專業醫生的仔細查體,綜合判斷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疾病,那麼就有針對性的治療。另外一個有痛就吃藥這個也不對,因為有些鎮痛藥可能暫時解決了疼痛,掩蓋了症狀,但是真正引起的病因你不知道,有時候會延誤病情。」

因此,王建光也建議市民朋友,當身體出現疼痛時,不要急著使用鎮痛藥,自己可以先做一個評估,根據疼痛感覺的程度,且持續時間超過3至5日,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應的診治。「疼痛程度主要以自己感覺為主,如果這個疼痛出現在彎腰或者身體姿勢變動的時候,已經影響我們平常生活工作,並且疼痛加重,這種情況就需要及時就醫。」王建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