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形人體質,內涵人體先天陰陽寒熱量比,什麼體質有什麼氣質,什麼體質得什麼病;什麼體質吃什麼飯,什麼體質用什麼方。調體質,護健康,得長壽。——體質秘語

大豆,為五穀之一,古稱菽(shū)。別名黃豆、黑豆,毛豆,青豆、黑皮青豆、青仁烏豆,泥豆、馬料豆,秣(mò)食豆等。

大豆,為豆科植物大豆的種子。其植物也叫豆(菽),角叫「豆莢」、葉叫「豆藿」、莖叫「豆萁」。三國時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說的就是用豆萁(莖)煮豆(種子)。

大豆,也是中國本土品種。由野生大豆改良馴化而來,栽培歷史約5000年,約有6000餘個品種,古代產於山東泰山,現代以東北黑龍江省所產大豆口感與質量最為上乘。

大豆,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夏至前後播種,經霜即收。清代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一:「大豆生於槐,出於沮石之峪中,九十日華、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忌於卯。」

大豆,莖直立或上部蔓性,高50~80厘米,葉為桃形5裂3出複葉,花期6~7月,多開10朵蝶形紫花或白花,萼裂5,雄蕊10。分枝為15~24個節,豆莢著生於節上,莢果呈黃、黑、褐色,彎鐮形或直葫蘆形,果期7~10月,每個莢果內含1~4粒種子。種子呈橢圓形、球形,有黃色、淡綠色、黑色、雙色等。傳統選種方法,取等重種子數袋,於冬至埋於陰暗潮濕之處,十五日後取出,最重者擇為良種。


大豆,作為主食,可磨麵豆面,與小米麵、小麥面、蕎麥麵、莜麥面混合後做成各種熟食。也可與紅小豆面、綠小豆面、豌豆面混合成雜麵,做成各種主食。主食做法與吃法多樣。由於大豆的血糖指數低於75,現代多用來做為糖尿病人的日常主食。

大豆,也可加工成各種食品,如豆腐、豆漿、豆皮、豆腐絲、豆芽、豆瓣醬、豆豉等。淡豆豉,在《傷寒雜病論》中,為梔子豉湯的主藥,用來治療心中煩熱。

大豆,營養豐富,含有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有「田中之肉」、「綠色牛奶」之譽,可降膽固醇、保鈣、防癌、緩解更年期綜合症、前列腺疾病、防止骨質疏鬆、通便,治療克山症與大骨節病等。

大豆,富含賴氨酸,與穀類同食,可與穀類胺基酸進行互補。如在小米篇中講到的「小米大豆粥」,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療方。

大豆,道地產區處於東北方位。

東北,位北,北為陰,故大豆屬性為陰。

東北,八卦為艮位,涵先天震,艮為山土,震為雷木,此為土中涵木之品。

大豆,為植物種子,為陽中之陰。

大豆,葉分5裂、萼裂5、雄蕊10、花10朵,5為土之天數,10為土之地數,故內涵土性;複葉3出,3 為木之天地,故內涵木性。

大豆,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下品藥。其中,大豆黃卷(黑大豆發芽如卷)入藥,味甘、性平,無毒。治濕痹,筋攣,膝痛。生大豆(黑豆),味甘,性平,塗癰腫,煮汁飲殺鬼毒,止痛。入藥用,緊小者為雄豆,效佳。

大豆,為解毒佳品。單用大豆煮濃汁,可解烏頭毒、附子毒、巴豆毒、礜石毒;合生甘草,可解百毒。

黑大豆,煮濃汁和飯,搗塗一切毒腫,如小兒丹毒、蚊蟲叮咬等。

黑大豆,生用研末,敷之,可治痘瘡濕爛。曾遇一女子,右臉部青春痘感染,瘡面濕爛滲出不止,以干黑豆研末敷之,日三次,三日滲出即止。

黑大豆,水煮濃汁,可塗小兒燙傷火瘡。

黑大豆,置於牛膽中陰乾百日,吞豆,可除消渴。

孟詵《食療本草》曰:「大豆,每食後磨拭吞三十粒,令人長生。初服時似身重,一年以後,便覺身輕,又益陽道也」。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了一個濟飢辟穀仙方:用大豆五斗淘淨,蒸三遍, 去皮。用大麻子三斗浸一宿,亦蒸三遍,令口開取仁。各搗為末,和搗作團如拳大。入甑內蒸,從戌至子時止,寅時出甑,午時曬乾為末。干服之,以飽為度。不得食一切物。第一頓得七日不飢,第二頓得四十九日不飢,第三頓三百日不飢,第四頓得二千四百日不飢,更不必服,永不飢也。不問老少,但依法服食,令人強壯,容貌紅白,永不憔悴。

大豆性平、味甘,木、火、土、金、水五形人皆可適量食用。

——本文選自公眾號 治未病說 之《《個體化調體質方案應用解讀》精品公開課——第八課:什麼體質吃什麼飯之 大豆》,為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