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都會有「獨處」或「群處」的時候。有一句話告誡我們:「群處守嘴,獨處守心」,

簡單理解這句話,便是:和別人相處交往的時候,要避免輕薄、膚淺和狂妄,不該說的不要說,以免禍從口出;一個人的時候,要善於觀察自己的內心,耐得住寂寞,驅散惡念,守住善心。

1、獨處時,做回自己,放棄無效社交獨處時,我們從他人和事物中抽身,回到了自己。既有時間體驗生活中的美好,又可以遠離一些口蜜腹劍的社交。

一個聰明人,不會願意讓「無效社交」佔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因為他們明白「求人不如求已」的真正內涵。他們十分明白:猛獸總獨行,牛羊才成群。獨處雖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擺脫外界浮華名利的紛擾,遠離無效社交,一個人安靜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心才能靜下來,回歸真實的自我。

2、獨處,是自信也是修行獨處時,才能超越世俗的爾虞我詐,拋開一切凡塵瑣事,回歸靜寂的心境,才能在沉靜中反省、思考、開悟,從平凡中看到不平凡,從心亂如麻中理出頭緒。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獨來獨往,也是一個人自立自強的表現,這種人往往自律性很強,他們大多有強大的自信,性格瀟灑獨特、聰明伶俐、不依賴別人,有自己的主見。

3、獨處,擁有獨立的思維最成功的人,就是最善於獨立思考的人。成就事業者,往往是那些拒絕盲從,跳脫「羊群效應」的人。這些人的共性都是:喜歡留一些時間自己獨處,讓自己不從眾、不媚俗。

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人只有在獨處時,方能撥開迷霧、心靈遊於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

獨處,也是一種高遠的人生境界。人類大腦發達,其中有個功能,就是為了獨立思考,對吧?

生命本就是一場孤獨的跋涉,無論人生路上有多少紛雜熱鬧,終將抽身而出,獨自細數似水流年。

周國平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這樣的境界,唯有獨處才能到達。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