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以來,美國在中國周邊可謂動作頻頻,航母游弋、聯合軍事演習、艦船闖入、戰略轟炸機飛臨等各種挑釁行動不一而足,使本來沒有事的南海局勢突顯緊張之勢,使並不想和美國對抗的中國也不得不發出硬話來。而美國方面貌似對中國的態度錯誤理解,敵意越來越明顯。而就在幾個小時之前,趁著中國的國慶節過節之際,美國又到南海來搞事了。

據環球時報9月30日援引美國媒體CNN報道稱,美國導彈驅逐艦「迪凱特」號再一次以維護所謂的「海上航行自由」為名,駛入中國南海南沙群島12海里以內海域,在南沙群島近南薰礁和赤瓜礁的海域內航行,宣示所謂的航行自由。美國軍艦在中國國慶節前夕到中國南海12海里以內活動,是在敏感時期一次極不負責的挑釁行動,是對中國領海主權的嚴重侵犯,也是對南海域內國家共同倡議的南海行為準則及國際海洋法則的嚴重踐踏,必將遭到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堅決反對。


近期美國在南海上動作不斷,上周,美國空軍在短短的三天之內兩次派B-52戰略轟炸機到南海海域進行訓練演習,還和日本的航空自衛隊在東海上空舉行聯演,目標除南海之外還有釣魚島,同時還有美國海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到南海進行實彈實彈演習。而在今年8月,美國也4次派出了B-52h戰略轟炸機穿越東海和南海,在此之前還有該型戰機多次飛越南海。除此之外,美國還拉著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南海域外國家抱團闖南海,大有對中國實施海上圍堵之勢。

美國對中國敵意日盛。去年年底,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首次發布的國情咨文中便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在美國的2019財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中,美國依然抱著冷戰思維又一次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且美國的這些敵意並非是在口頭上,而是展開了具體行動,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發動貿易摩擦與中國形成貿易敵對之勢;早前不久,美國以其國內法案《以制裁反對美國敵人法案》對中國軍方進行制裁,干預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應有的與其他國家合作的權利。

在戰略上美國對中國的圍堵也是多層面的。日前,美國和日本發出了印太戰略合作文件除以牽制中國為目的之外,很多對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國家的支持都是為了和中國對著干,該戰略完全就是將第一島鏈延伸至印度洋以達到全面封鎖中國海上通道的目的;而八月份重啟的美國第二艦隊,名為封鎖俄羅斯,實際上由於美軍海上軍力的戰略調整,對中國也增加了壓力;前不久美國將中東4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進行調整,其目的挑明了就是對著中俄來的。


而這次美國的驅逐艦闖入南沙群島海域,除繼續掛著維護航行自由之外,美媒還為特朗普給出了一個意外的原因作為註腳,在這次的聯合國大會上,特朗普聲稱發現「中國一直在嘗試干預即將到來的2018年中期選舉……來反對我的統治」,言下之意,美國這次闖南海是對中國採取的報復性措施。特朗普的這一說法,就連俄羅斯都說他在信口開河沒有證據。由此也可以說明,以美國霸凌主義的做法,美國干預別國事務,隨便找個借口就成了理由。

美國的這些做法,完全是以莫須有的名義對中國非法干預,完全是打著「航行自由」的幌子挑戰中國的主權保衛意識,完全是要在南海升級敵對意識。針對美國的挑釁行為,中國決不能答應,中國軍隊必將全面履行國家安全防衛職責,加大海空防衛能力建設,強化海空保護措施,確保國家領土主權不受侵犯,以強硬的行動回應敵人的挑釁,和南海域內國家一起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