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中醫理論,看似毫不相干的幾種器官,實際上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重要聯繫。因此,如果在生活中加以保養,便能達到由外而內的養生功效。




腎之器官——耳朵


「腎主藏精,開竅於耳」,說的就是腎的好壞會通過耳朵表現出來,做好「耳養生」也能護好腎。


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引耳:


將右手繞過頭頂,掌心向頭側,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左耳尖,輕輕用力向上拽左耳尖14次。隨後再換左手。



摩耳:


雙手手掌摩擦得微微發熱後,按摩兩耳正面,再按摩耳背面,反覆做10次。



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搓熱,然後往下拉耳垂15~20次。



腦之器官——脖子


頸動脈為腦組織提供80%以上的血液,一旦它淤堵,腦部組織會因得不到充分灌溉而遭殃。因此,脖子可稱得上是人體的「第二大腦」。



護好頸椎


一是別讓空調、電風扇對著頸部吹,以免頸部受寒,影響血液循環;

二是保持正確的姿勢,別窩在沙發里、斜躺著看電視等;

三是要避免久坐或久站,每隔45分鐘就應起來活動5~10分鐘。



此外,最不增加頸部負擔的方式,其實就是抬頭收下巴,讓頭部重心落在身體正中心,減少頸椎壓力。




脾之器官——嘴唇


中醫講「脾開竅於口唇,其華在唇」,因此口唇也被認為是脾之器官。


通過口唇進入體內的飲食對調理脾胃至關重要,應少吃油膩、辛辣等食物,做到飲食清淡。此外,將手微微搓熱後,經常按摩口唇周圍的穴位如兌端穴、承漿穴、地倉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護好脾胃。




心之器官——腳


腳被稱為「第二心臟」。


按摩、泡腳、走路健身是足部養生的三大法寶。


按摩能加強人體氣血的流通,讓經絡更疏通。重點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三陰交穴、至陰穴等穴位。



泡腳是一年四季都要堅持做的事情。這樣,能促進血液循環,甚至可能起到改善心臟供血的作用。泡腳時水溫以40攝氏度為宜,每次泡20~30分鐘。


走路健身受到不少中老年人的青睞,每次散步時間應控制在60~70分鐘內,每次持續走路的時間應有30分鐘,以達到鍛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