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無論是資訊的獲取還是作品的發布都變得快捷,小說、漫畫也不用再通過雜誌、單行本閱覽,很多作者將創作的主陣地就放在網絡上,但這也導致了傳統的出版社編輯們出現了不思進取的情況,將作品的宣傳工作完全交給作者,出版社與編輯在整個商業鏈條中不作為。最近漫畫編輯荻野謙太郎再次吐槽這個問題,認為出版社和編輯要再不做改變就要被掃入歷史了。

荻野謙太郎這次是說創作者成為漫畫家大致上分成兩條路,第一條路是一直參與漫畫雜誌的投稿活動,獲得新人獎作為職業漫畫家出道,對於大手漫畫雜誌這樣的漫畫家是主流,不過從業界全體來看現在這樣走雜誌投稿出道的漫畫家算是少數派了。另一條路是被編輯們挖掘出道,線下的同人活動還有R18 漫畫雜誌就是編輯們發掘有潛力的漫畫家的獵場,現在逐漸更多的是通過twitter、P 站等網絡平台來挖掘創作者。在社交網站普及之前與之後,漫畫家的周遭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想讓更多的人看自己的作品,想讓自己的作品賣出去不再只依靠雜誌,現在有各種各樣的網絡平台可以供作者選擇。

而如今的出版社,雜誌每年銷量下滑10%,缺乏宣傳力,除了有一定話題性的作品外也沒什麼照顧其他作品的宣傳預算,看了首周的漫畫單行本銷量就決定腰斬作品,而出版社將宣傳的事都推給了作者,自己的營業部門官方twitter 卻什麼都不做,甚至有漫畫家吐槽賣同人誌都比畫漫畫賺得多。荻野謙太郎前幾天還發了一項關於編輯對作品是有好處還是有壞處的調查,最後結果是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沒有編輯還比較好,這樣的調查結果作為商業出版行業的一員需要深刻反省。當編輯什麼也不做卻對作者說你書賣不出去你賺不到錢都是你自己的責任,誰能接受這樣的說法?既然是頂著商業出版的名號,那就應該有名實相副的處理方式。

現在在twitter 上精力充沛進行活動的創作者們,在商業出道之前,就已經在twitter 上積極的與讀者互動,獲得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創作思路,在每天都是自我企劃自我包裝的他們看來,出版社的編輯實在是懶散。把作品放出去就能賣出去的時代早就結束了,為了消除創作者對於出版社什麼都不做的不滿,編輯們與出版社必須要展示出一些個人創作者做不到的宣傳、銷售與盈利方式,如果提不出這些作為商業組織的獨特手法,那出版社就真的完成了其歷史使命走入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