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有這麼一句很勵志的話——苦不苦,累不累,想想楊坤老前輩。他北漂十餘年,搬了50多次家。為了養活自己,他做過很多不為人知的工作——木工、電工、送水工、搬運工、汽修工……林林總總20余種。

就在這樣的艱難求生中,楊坤練出了一身好手藝。而且,因為窮過,楊坤對於花錢比較小心翼翼,他的消費宗旨是——能夠自己做的,絕不花錢買。走進楊坤家,處處都是他親自做的手工作品……

兩年時間裝套別墅

楊坤只有一套房子,納帕溪谷的別墅。裝修花了兩年時間。他沒有找裝修公司。

楊坤身兼水電工、木工、油漆工、園丁……多職於一身,有空就拖著建材往小湯山奔,像燕子銜泥一樣打造自己的新家。

家裡的書架、餐桌、鞋櫃、衣櫃全都是買回木料自己做的,什麼大小,怎樣的稜角,如何配色,怎麼搭配,他都一手掌控。

全屋都沒有鋪地板,用的是瓷磚。不是量產產品,而是楊坤去瓷磚廠定做的限量版。八種花式全都是他自己設計的,有一種濃烈的質感和撞色的別緻。

有朋友誇他這個瓷磚漂亮,楊坤說可惜他沒學會燒制瓷磚的手藝,要不然從設計到燒制再到安裝都獨自完成,那該多有成就感。

瓷磚的遺憾在水盆上得到了補償,他在藝術學校燒制了一個作品,盆上的畫也是自己畫上去的一幅向日葵,向日葵邊上是抽象變形的楊坤自畫像,為了這個盆,他在藝術學校忙活了三天。

牆壁的鑿平、刮膩子、刷乳膠漆也都是親力親為,因為老是突發奇想,所以牆面的顏色就比較不統一,左半邊和右半邊會有很明顯的色差——這是因為調出來的乳膠漆刷完了,怎麼都調不出跟之前一樣的色澤,索性就調出什麼刷什麼了。

沙發是自己做的,先用木材釘出橫橫豎豎的框架,再將買回來的彈簧固定在底座上,然後在彈簧上鋪上一層帆布、一層乳膠、一層海綿,最後拿一個手持式縫紉機蒙上自己挑回家的土布。

楊坤在傢具城看中了一款床,魚骨架的床體,配上全乳膠的,但價錢讓人不舒服,僅床墊就要兩萬多。楊坤最後選擇了山寨,漂亮的魚骨架做不出來,就改成了整體箱式,買了兩張床墊專用乳膠,用棕墊打底,乳膠鋪就,弄出了一張正反兩面都可用的床墊來,想睡軟的就乳膠朝上,想睡硬的只需把床墊翻過來睡棕墊。

連床架帶床墊,核算成本共計2800元,只有傢具城床墊價格的一成,但睡眠效果幾乎沒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