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現在日本的輕小說圈跟中國大天朝盛行的網文起點文圈很相似,起點文以前倒是看過不少,至於輕小說還真是近些年來才注意到的文體,這兩者雖說有相似之處,但實際上有著顯著的區別,即塑造角色和構造情節情感的側重度。
網文的限制比較少,受眾人群也不局限,所以角色是為故事服務的,情感不需要太過細膩但是情節一定要具備衝擊性;日輕則需要經過先審後發的程序,受眾人群多為年輕人,故事為角色服務,一些網文裡一帶而過的小事在日輕人物眼中可以成為值得糾結很久的大事。
當然,最主要的區別,還是買插畫有沒有廁紙送?
這就回到我們標題所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了,插畫是輕小說一定具備的特點嗎?答案顯而可見,當然不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就是全程沒有插畫的輕小說,杉井光的《請記得我》也同樣是沒有插畫的。
只不過插畫對於輕小說有著比較重要的地位,有不少人會根據插畫給自己的第一印象來作為挑選輕小說的標準之一,調侃輕小說是買插畫附贈的文字也可見一斑了,插畫相當於是輕小說的第一次人設,根據作品里人物的描繪進行具象化,之後如果動畫化的話,也起到引導的作用。
能夠動畫化,也是輕小說取得一定程度成功的印證,那麼就很容易造成輕小說是動畫產業的附屬產物這種錯覺,天牛醬不止一次強調過自己在輕小說板塊的知識欠缺,和先接觸漫畫再接觸漫改動畫不同,天牛醬是先接觸輕改動畫才知道有輕小說的存在,所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以為是動畫產業的發展才帶來輕小說這種文體的盛行。
實際上,輕小說和動畫幾乎是平行發展的關係,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輕小說這種文體就於戀愛、科幻、日常和奇幻小說之中誕生了,結合那個時代日本的社會背景,雖然一方面經濟正在發展,但是與此同時社會矛盾和社群壓力也逐漸激化和增大,文學向來和時代背景有脫不開的干系,我們從小誦讀的大文豪魯迅先生不也棄醫從文來拯救國人麼?就是這個理沒跑了。
那個時候的日本很多文學都是面向成年人的,也就是青年人是被忽略的人群,年輕人在那個社會之中,即使不愁吃穿但也需要一些情感寄託和發洩,這個時候輕小說這種文體的出現,給了年輕人在虛擬世界裡喘息的生機,看起來美好的戀愛后宮校園,科幻未來巨大的機器人,異世界穿越有了超能力,等等空想,已經足以用來對抗現實了。
上個世紀動畫史上有一部著作,對之後的ACG圈有著深遠的影響,即《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開播,創造了以主角和他的小伙伴之間的小小社交圈作為延伸到社會人群乃至世界的特殊敘事體系,現在我們也仍舊能在很多作品看到這種體系的應用。
自七十年代輕小說出現之後,經歷了十多年才慢慢和動畫有來有往,在九十年代的時候陸陸續續有輕改動畫的出現,發展到二十一世紀才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互補關係,而且我們需要清楚一點,是動畫需要輕小說多一些,因為漫畫已經不足夠滿足動畫的需求了,動畫原創也比較有難度,所以動畫開始向輕小說產業發展,不然根本無法趕製出那麼多部季番出來呈現給觀眾。
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是“輕”呢?這個字到底代表著什麼呢?現在理解是,可以約等於“隨意”,相對於“厚重”的“輕盈”,我們閱讀輕小說時最應該避諱的就是現實感和真實感,用阿虛說的話來講就是在虛構的故事中尋找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
阿虛這句話有些絕對,但也不無道理。輕小說發展到現在,其實我們都很難去總結出一個確定的死定義,輕小說是很有靈性的一種文體,它其實早就跳脫出小說類型、題材選擇、文學手法的框架,是真正意義上完全考量讀者的文化需求,然後用更加高明的技術來滿足讀者的一切要求。
“輕”在起初發展之時甚至可以理解成為“流行”,也就是“大眾文化”,但隨著輕小說的完善發展,可以說是離“流行”更遠了,形成自己的一套語言表達方式和故事構造結構。
從《涼宮春日的憂鬱》之後,這種“小眾”的孤獨感覺就更加明顯可見了,主角所展現出來置身事外的孤單,舉個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大老師了,隨時準備自爆的滿口哲理大老師,所代表的那一類輕小說主角,也是里程碑式的種類。
這種弱化主角的氣場,顯然和漫畫市場的各種引人注目主角,是完全相反的做法,自然就和“流行”漸行漸遠,但是誰都無法斷定流行與否和好壞之間的必要聯繫,現在輕小說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蠻流行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