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前,告訴自己:孩子都是 父母的翻版!你的態度 決定他的高度

這孩子怎麼這麼膽小?

連舉個手大聲說句話都不敢!

前幾天,我帶橙子上安親班。

課前老師點名,老師的發音有點不太準,

橙子沒反應過來是在叫自己,

我正好坐在橙子後面,拍拍他,

讓他趕緊舉手告訴老師他來了。

直到老師點完名開始上課,

橙子的手都沒舉起來。

我心裡有些急、生氣,心想:

「這孩子怎麼這麼膽小?

連舉個手大聲說句話都不敢!」

越想越生氣,又戳戳橙子:

橙子才舉起手,

老師走過來問什麼事,

橙子小聲和老師說了,

老師說,好的,我知道了。

這孩子,太膽小!

看著前排橙子小小的背影,

我心裡有些煩躁。

氣橙子的膽小,

也氣自己沉不住氣,

一點小事就急成這樣。

為什麼會這樣?

我反覆問自己,

我為什麼這麼容易就兇孩子?

繼續看下去...

(圖片擷取自:搜狐)

其實,

我原本也是個膽怯害羞的小孩...

幼兒園的中午,大家都在午睡。

小女孩想尿尿,又不敢大聲喊老師,

就使勁憋著。

膽怯緊緊掐住了小女孩的喉嚨,

直到尿了褲子,

她就是喊不出一句:

「老師,我要尿尿。」

那個小女孩就是我。

後來,小女孩上學,變成小女生。

她很少主動舉手回答問題,

最怕的事就是被老師點名,

每一次站起來當眾發言,

都緊張得如臨大敵,臉紅心跳。

再後來,小女生變成了大女生,

走出校門開始工作。

表面上,

當眾說話已經不是問題,

很多場合也能侃侃而談,

但只有她知道,

那份膽怯還壓在心底,

只不過學會了掩飾,

不輕易讓別人發現而已。

對孩子發火,

是因為我們把過去那個不認可的自己

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這麼多年,

我一直不喜歡以前那個膽怯到尿褲子的自己,

一想起那件事就有種羞愧感。

或者說,

我一直無法接受性格中膽怯、內向的那一面

——它不好,不應該這樣。

三十多年後,

當我看到自己的孩子

也不敢舉手大聲說話時,

就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心底那份對自己的氣和急,

還有羞愧感一下子湧上來,

所以才表現得那麼不淡定。

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幾年前,

我可能會很無辜、很理直氣壯地說:

「我就是擔心孩子太膽怯,

所以才著急發火啊。

還不是為了孩子好。」

但當我學習心理學後,

明白了客體關係理論,

明白了什麼是「投射」

我才察覺出:

我對孩子的急和氣,

是因為我把不喜歡的自己

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類似的情景觸發了曾經的感受,

就如壓抑已久的岩漿找到了裂縫,

噴湧而出。

在那一刻,

我沒有如實看到孩子,

而是我「以為」的孩子。

表面上是孩子的問題,

實際上是我的問題。

表面上是對孩子發火,

其實是對自己的不接納。

我把自己被壓抑、不認可的那一面

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越壓抑,越否認,

越投射,情緒越強烈。

我們嫌孩子膽怯害羞,

是因為接受不了自己的膽怯。

我們因為孩子磨蹭大發雷霆,

是因為我們的焦慮不允許自己磨蹭,

什麼都要爭先。

你壓抑不好的自己,

以為它會從此消失,

但它們隨時都在影響你的生活

不僅僅是教育孩子,

很多時候,你看別人不順眼,

是因為你把自己的某一部分

投射到了對方身上。

這一部分,

可能是你認為不好、不應該的。

也可能是你想要而不可得的,

你把這些不喜歡、不可得、不應該

深深壓抑到內心深處,

以為否定掉它們就消失了。

其實不然,壓抑得越深越久,

它們就越在潛意識內

紮根越深。

更重要的是,

它們會無時無刻地影響你的生活。

你會把它們投射到外界的人和事。

那些人和事就像一把把鉤子,

鉤出這些被壓抑的情緒。

壓抑得越多,鉤子越多。

所以你會為一點小事勃然大怒,

你會憤憤不平,

你會看不慣很多人和事。

請先就事論事,

不要帶著情緒對孩子發脾氣

回到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並不是說孩子不該被教育,

而是在發脾氣的時候,

問問自己:

為什麼在這件事上會發這麼大火?

它帶出了怎樣的情緒?

是否在無意中把不喜歡的自己

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當你察覺到了自己的投射

與被壓抑的情緒,

就會從情緒中跳脫出來,

意識到有多少是自己的問題,

有多少是孩子的問題。

看到這些,會幫助你就事論事地教育孩子,

而不是毫無察覺帶著情緒大吼大叫。

是的,就事論事,

而不是「推己及人」。

教育孩子前,

先承認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成長,就是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

育兒先育己。

教育孩子的過程,

也是我們自我成長的過程。

看到自己被壓抑的一面,

承認它、接納它,

讓自我變得圓滿融洽,

這就是成長。

自我成長了,

就會看到孩子本身,

而不是你頭腦中的孩子。

內心圓融了,

目光也會變得平和,

不再輕易被激起情緒的巨浪。

所以,下一次再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時,

記得默念一句話:

「親愛的,外面沒別人,只有你自己

本文轉載自 兒童心理課堂,原文 於此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任編輯/Sindy)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