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新解》第五章第九節:“定往生”與“實不去”解惑        

【在淨土宗內流行一句話,即“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看似矛盾之語究竟是何意呢?】

禪師法語: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對於一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的淨土宗修持者來說,始終堅信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隻要努力念佛修持便會往生。但“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句模棱兩可的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使得很多修學淨土的人茫然——既然往生為什麼又說沒有去呢?

這句話源自《角虎集》中天衣義懷禪師法語。據《角虎集》記載,天衣義懷禪師雖然身為禪師,但經常修持淨土,並以此激勵弟子。有一次,在法堂之上問眾弟子:“如果說舍離汙穢,欣取清淨,厭離此界,欣求彼土,則是有了分別取舍的情見,屬於眾生的妄想;但如果說無淨土可生,則又違背佛的法語。如此,則修持淨土法門者應該如何修呢?”大眾無言以對。過了一會兒,禪師自己答道:“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這句猶如獅吼般的開示,不但揭示了淨土宗的核心問題——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而且把淨土修持提升到緣起性空的中觀哲學高度。但後人對此金句的闡釋,玄妙則無以複加,清晰卻更添迷霧。隻因想清楚無誤了解和表述這句話,必須對龍樹的二諦學說善為了達。

二諦:佛教認知的兩種事物規律        

無論是微觀世界還是宏觀世界,隻要是宇宙中存在的事物,佛教都將它們總結為兩種規律來統一認識,這就是二諦,即勝義諦和世俗諦。勝義諦是指事物真實的本質規律,世俗諦是指事物表面的現象規律。佛陀曾在《佛陀與淨飯王父子相見經》明確說過,萬物的存在都是被認識的對象,而任何一種存在,都具有勝義諦和世俗諦兩種性質。

世界的現象與本質是一個事物的兩種屬性。五光十色、千變萬化甚至光怪陸離的事物本身屬於現象的世俗諦,佛教稱之為“有”;事物存在的依賴條件、相對性屬於本質的勝義諦,佛教稱之為“空”。這一空一有看似矛盾但卻統一的性質,是任何事物一體並存的對立統一體。了解事物的特征、顏色、形狀、功能、作用等世俗諦特點,是建立有序世界的必要途徑;了解事物的本質空性、依緣存在、沒有獨立性等勝義諦特點,可以讓人們正確看待世界,不致迷失。

二諦這種事物的兩種特征是兩種智慧認知的對象,事物現象的世俗諦是靠世俗智慧來認知的,比如我們看到水,了解水有透明、解渴、滋潤萬物等特點,這些屬於世俗智慧的世俗認識;而事物本質的勝義諦是靠終極智慧來認知的,比如我們看到水的時候,並不滿足對水基本特點的了解,繼續思考水的本質,了解水是由氫氧原子組成,這樣不斷分析,最終得出水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存在形式,其本質是空性的,這些則屬於終極智慧的勝義認識了。

有一點需要讀者注意地是,這兩種智慧認識事物所得出的結論,隻適用於他自己所觀察的範疇,不能混淆,否則就會出現“一切存在是虛無”的錯誤理解和認識。空的本質隻在終極思考下才成立,在普通世俗觀念中並不適用。現今很多對佛教知識片面理解的人,就是沒有分清二諦的概念,籠統的認為佛教說事物的本質是空,就誤以為佛教是虛無論、消極論,這是極端錯誤的判斷。譬如在我們普通感官認識下,一個人的相貌、身高、胖瘦等特點就會呈現,但用X光對人進行觀照的話,得到的卻隻是一具骷髏。我們不能把X光下的結論用在普通感官的認知上,否則,世界就會變得無序。同樣,勝義諦也是類似X光下的產物,不適用於普通感官的認知結果。

       

順帶一提,在佛教典籍中,這種在不同角度講述的道理很多,如果不能清晰地把握二諦思想,難免張冠李戴,誤入歧途。譬如佛陀在有的經典說,世界上存在佛陀,思念佛陀會產生相應的利益;但在有的經典也說,不要以相貌來認識我,不要用語言來祈禱我,那將離我越來越遠。這就是典型的二諦例子。從世俗諦現象來說,有佛陀,有世界;從勝義諦本質來說,佛陀跟其他萬物一樣,其本質都是空性。所以,在佛教中如果不了知二諦的知識,想學懂佛教教義幾乎是沒可能的,想解脫成佛也是不可能的,隻能增加無益的困擾,最終得出佛陀是自相矛盾的錯誤觀點。

被稱為佛教相對論大師的龍樹菩薩在其名著《根本智慧中觀論》中說:“所有的佛陀都是從二諦的角度,為眾生宣說三界及三界超越之法,一個是世俗諦,一個是勝義諦。如果人們不了解二諦的差別,那麼,對於佛法也無法正確認識。如果不了解世俗諦的特征,就不會了解勝義諦;如果不了解勝義諦,那麼就無法解脫三界,無法證入無苦的涅槃境界。”

定往生與實不去        

在了解二諦的知識後,就會知道所謂“生則決定生”屬於世俗諦,“去則實不去”屬於勝義諦。

譬如淨土法門中所描述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到底有沒有呢?從世俗諦的角度說,答案是肯定的:有!因此《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但極樂世界有沒有獨立的自性呢?這就要從勝義諦的角度觀察了。所謂“自性”,就是不依賴其他條件、而獨立存在的一個實體,是一個永恒不變的東西。而極樂世界從比量上說,是阿彌陀佛累劫勤修福慧所成就的;我們以正確的分別心去認識的;並且給它安立“極樂世界”這個名稱。這三個條件的組合,方有一個“極樂世界”的存在。如果拋開這三個條件,一個獨立的、不依靠他緣的極樂世界(即自性成立之極樂世界)在何方呢?所以說極樂世界是假名安立的緣起法。

從現量上說,“都無所見,是最勝見。”在聖人的聖根本現觀智前,即使是涅槃、一切種智,亦不見其有任何自性,如《文殊師利問經》雲:“文殊師利,我尚不見生死,況生死過患;我亦不見涅槃,況涅槃功德。”何況見有極樂世界?

同樣,從事法、世俗諦來說,往生到極樂世界,也去到極樂世界;但從勝義諦空性來說,無生無往。此即龍樹在中論所說的“不來亦不去”之意。

       

和朋友們交流、品鑒、和您一起探索唐卡濃厚的文化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