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蘆溝橋事變後,時為軍事委員長的蔣中正,為改變日軍作戰方向、同時加大國際關注程度,將全國各地的部隊調往上海,準備對日本展開主動反擊。民國26年(1937)8月9日,日軍和國軍在上海虹橋機場發生衝突,兩名官兵遭機場守衛擊斃,讓日軍得以藉此向國府提出嚴苛要求,在蔣委員長嚴詞拒絕後,13日日本陸海軍沿上海北四川路、軍工路一線發動全面進攻,抗戰首場大型會戰- 淞滬會戰就此拉開序幕。
為了阻擋日軍的進攻,國民政府調派大批部隊前往上海,為期3個多月的戰爭,累計投入了148個師和大量旅級部隊參加作戰,中國方面總計投入約110多萬人、日軍則有海陸軍約30萬名,加上多艘戰艦與空軍協助。此時在上海浴血作戰的國軍,除了獲完整德式裝備的中央軍部隊外,過去在內戰中互為敵人的地方軍,如川軍、粵軍、桂系等也都遠赴上海,共同投入戰場與日軍搏鬥。但投入的兵力愈多、傷亡也愈多,其中被譽為德械化程度最高的中央軍第36、87、88師和教導總隊四個師,僅僅1個月時間,耗損七成兵力和裝備,損失慘重。
堅守上海市區的國軍部隊。(圖/新華社)
隨著戰爭愈演愈烈,從9月起國軍撤出日本海軍火力圈,改為堅守上海北站、江灣等地,而上海本地民眾也在杜月笙等聞人和上海抗敵後援會鼓勵下,投入資金和補給品,並親赴各處協助搶運與救治傷兵。此時國府也改變編制,第三戰區司令由蔣中正親自兼領,改由顧祝同出任副司令、朱紹良任中央作戰司令、陳誠任左翼作戰司令,張發奎任右翼作戰司令。但受制於日軍優勢的火力,國軍仍難抵擋且不斷撤退,10月時為軍政部部長的何應欽表示,「戰事發生至今,國軍在淞滬死傷達6萬3千餘人。中國空軍損失約40架,海軍幾已被全滅。」
前往上海前線支援的國軍部隊。(圖/新華社)
淞滬會戰大略時間表。(圖/新華社)
但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對於八一三淞滬會戰的印象,多半集中在四行倉庫與謝晉元團長身上。十月底陳誠所在的司令部失守,軍隊後撤的同時,留下第八十八師第五二四團第二營400餘人,由團附參謀謝晉元兼任代理副團長,死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好掩護大部隊向外撤退。堅守期間,一名女童軍楊惠敏從租界泳渡蘇州河,將一面12尺長的中華民國國旗送入倉庫內,隔日在倉庫頂升起國旗,也讓此事成為往後國府對國際社會的宣傳事蹟之一。死守多日後因彈盡援絕,被迫撤入英租界。
率領四百多人死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團長銅像。(圖/中新社)
在淞滬會戰中遭受攻擊的四行倉庫。(圖/新華社)
從11月開始,隨著日軍持續增兵,陸續在杭州灣北岸之全公亭、金山衛兩地登陸,上海的青浦和松江兩地遭日機轟炸,幾乎成為焦土並淪陷。此時的後退之路已部份被截斷,等國府於11月11日下撤退聲明時,位於南邊的部隊幾乎成為孤軍,苦戰3天後向後撤退,最終浦東、乃至於全市區淪陷,12日淞滬會戰結束。上海一淪陷,首當其衝的莫過於首都南京,蔣中正於15日下令遷都,國府於20日開始移駐重慶,軍政機關則移往漢口。但由於防線崩潰速度過快,加上早有奸細將南京防禦弱點告知日方,故最終南京實屬不戰而撤。
手持中華民國國旗的女童軍楊惠敏。(圖/維基百科)
上海著名景點豫園,上為會戰期間逃難民眾、下為現在承平時期。(圖/新華社)
淞滬戰役耗時3個月,國軍耗損大量兵員和輜重,總計在這場會戰中,除了中央軍外,先後各派系部隊共78個師、7個獨立旅、3個暫編旅、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砲兵7團、財政部稅警總團、憲兵1個團、上海市保安總團、上海市警察總隊、江蘇省保安團4個團,3隊海軍艦隊,兵力總數60萬人以上。精銳部隊如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以及久經訓練、裝備精良之財政部稅警總團都被全完消滅,國軍總共犧牲30多萬人。
國軍第88師於上海閘北,在環形工事內與日軍進行攻防戰。(圖/新華社)
讓戰後檢討中,多名將領如馮玉祥、李宗仁等,砲轟國府的作戰激化粗糙且錯誤百出,不斷地將國軍的血肉之軀填入上海這個大熔鐵爐,在無天險可守的城市內,成為敵人攻擊的標靶,每小時的死傷輒以千計。而薛岳與胡宗南更在回憶中批評,後期總撤退的戰略,使整個戰線完全潰散。兩人在後撤期間,身邊官兵幾乎遭到日軍追擊而全滅,薛岳甚至差點病死路邊,並讓建軍計畫完全被摧毀。但長期來說,慘痛代價換來空間移轉和國際關注,讓國府得以支撐進行長期抗戰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