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嘮叨孩子 成績不好,大家都煩... 其實只要每天做到「這件事」,想不得高分 都難!

(圖片翻攝自馬來魔)

美國教育學家莎莉‧路易斯在她的作品

《喚醒孩子的才華》中寫道:

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傾向測試上得高分。

智商、社會條件、經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重要,

那就是,

得高分的所有孩子

都經常與父母 一起吃晚飯。

繼續看下去...

一天的辛勞後,投入溫暖避風港

在一天的勞作結束之後,

白天分散各處的一家人重新相聚在一起,面對一桌美味佳餚。

這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擁有的一段節日般的時光,

餐桌邊,每個人都談談自己一天的經歷、見聞和感想。

創造 鬆弛 平等 愉悅的談話氛圍

的最好時機。

爸爸媽媽遇到的絕大部分問題都沒有必要避著孩子進行,

讓孩子瞭解家裡的經濟情況、投資打算,

商量家庭旅行計畫……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分子,

有必要瞭解這個家庭的一切面貌。

他也因此從小就明白自己對家庭該負起的職責與擔當,

在這個前提下他會幫助自己成長,做出選擇。

與家人分享,有著無限 力量

講講自己正在讀的書或者看過的電影,

今天發生的新聞或者一個很好笑的笑話……

報紙上的一篇報導,工作中的一件事,

或者你與朋友的一次談話……都可以成為餐桌話題。

談話就是生活視野與思維方式的展示,

從爸爸媽媽的講述中,

孩子自然而然瞭解到社會與職業上的一些事情。

餐桌對話是最好的心靈教育

從若干年前開始,我非常驚訝地瞭解到,

現在許多中國家庭已經很少在一起吃晚飯了。

生活節奏加快,生存發展的壓力,

使得一家人齊聚在餐桌前也變成一種奢望。

似乎,社交生活比家庭晚餐更重要,

公務應酬比家庭晚餐更重要。

當人生走到盡頭時

回憶起生命中 真正的快樂,

有時候想想,

是升了一級職,簽了一張單,賺了一筆錢……

還是與家人、孩子在一起時那些溫情的細節、

平凡卻溫馨的分分秒秒?

前美駐華大使洪博培說過:

「我最後的目標是做一個稱職的爸爸,

不然其他一切都沒有意義。」

如果中國男人,把家庭幸福也視為人生的一種成功,

甚至最重要的成功,也許孩子的教育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曾經在一本書中寫過:

「相愛的人就是要在一起吃飯,

   吃很多很多頓飯。」

我們家是一個習慣於一起吃晚餐的家庭。

在兒童小說《放慢腳步去長大》中,

許多有趣的細節、故事都出自我家的餐桌。

我記得那許多細小趣事。

比如,夏天,

秋秋吃一口就把嘴湊到坐在她身旁的父親裸露的胳膊上,

使勁哈氣。

「你這是幹嗎?」秋爸問。

「啊,好辣,我要把辣傳給你的胳膊。」秋秋繼續哈氣。

秋爸就用另一隻手扇著他的胳膊,嘴裡叫著:「好辣!好辣!」

他順手拿起一支圓珠筆,在胳膊那處畫了一隻伸出來的舌頭,

表示那兒辣得簡直受不了,舌頭在拚命喘氣。

家庭對話 是種心靈養護,重在氣氛。

有一次飯桌上有一樣海帶絲,深綠的顏色,切成整齊的長條。

秋秋說,哇,這好像電影膠片。

她夾了一筷海帶放進嘴裡,嚼完嚥下後突然對我大張開嘴,

一邊問:「你從我嘴裡看到什麼了?」

我納悶:「看到什麼了?還不是舌頭、牙齒、口腔。」

她失望地閉上嘴,抱怨道:

「這電影膠片真奇怪,居然放不出電影來。」

這些對話都沒有什麼微言大義。

我說「餐桌對話是最好的心靈教育」,

但不意味著我們要在每場談話中都去貫徹「教育意義」。

談話變成教導,再短 也嫌長...

在我的談話中也有很失敗的情況。

秋秋小學六年級開始就決定以後要出國讀大學,

但是她並不那麼喜歡學英語。我擔心她出國後的語言能力,

總是有空就嘮叨:

「你要看英語啊,你要看英語啊……」

有一天,當我又說:「你要看英語啊!」

秋秋激烈地回答我:「我本來是想著我該看英語了,

可是被你這麼一說,我就再也不想看了!」

唉,有時媽媽們苦口婆心的教導之言真的像巫婆的咒語,

總是讓情況往希望的反面走。

事情就是這樣,人本能地抗拒別人強迫他做的事情,

哪怕這件事原本是他想做的。

家庭是溫馨鬆弛的場所,訓誡 越少越好。

如果每句話都暗藏了一個教育的目的,

總是試圖要傳遞灌輸點道理到孩子耳朵裡,

這種談話一定令人望而生畏。

那種不間斷的嘮叨,你這兒沒做好,你那兒犯了錯;

不許這樣,不準那個;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這種不是談話,它是說教和訓誡。

這種談話不光不能拉近心靈,增進瞭解,

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令他厭煩、疲倦和麻木。

訓導當中含有指責,人面對指責,

第一本能 是防衛,

就像刺蝟豎起它們的刺。

這時候孩子很難真正去理解指責中的含義。

談話再多也不嫌多,談話變成教導,再短也嫌長。

我們一定要記住的一點是,

孩子在情感上的體驗與成人是一致的。

如果連篇累牘的教育訓誡讓你不耐和反感,孩子也是同樣。

愉快的相處本身就是 最好的教育。

如果我們對教育二字的理解能夠更加寬泛和鬆弛,

如果我們能夠相信孩子們不是時時刻刻都需要教育,

如果我們能認為相比教育,陪伴更加重要,

或者說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那該多好啊!

沒有心靈的貼近,

又如何施加教育的 影響力

在我小時候,我媽媽為了能全天候照應我們姐弟三個,

付出了巨大代價:放棄車輛調度員的工作,當了一名加油員。

原因是車輛調度員必須坐班,而加油員只需隨叫隨到。

本來她可以更體面地坐在辦公室裡工作,

也不用在深更半夜被要求加油的汽車喇叭喚醒,

但是她需要照顧三個孩子,

需要有更多自由時間待在家裡從事一份名為「母親」的工作。

我要說,那的確是一份重荷,她為此犧牲甚多。

我們只能被我們所愛的人 影響。

我受媽媽影響至深。

從小她就對我們說一切事情:

她家庭的歷史、自身的遭際、外公外婆舅舅們的故事、

她身居各行各業的女朋友們、家裡的經濟狀況、家庭計畫、

她對我們的希望……

在我長大的過程中,她全身心參與到我的成長中來,

也把我拉入她的生活。

在那個沒有電視機的年代,

卻更能 貼近人心...

寒冬的夜晚我們家常會聚集許多人:

左鄰右舍、媽媽的女朋友們、汽運隊的司機或者修理工……

都在我家聽我媽媽講故事。

《梅花黨》《綠色屍體》《一雙繡花鞋》

或者藏藏掖掖的禁書《第二次握手》《青春之歌》,

都是這樣一本本講過來的。我的童年縈繞著冬天的爐火、

氤氳的人氣、媽媽講故事的聲音、

逐漸降臨的抵擋不住的睡意……

許多夜晚,我就在對這睡意的抗拒中沉沉睡去。

直到現在,漫長的交談依然是我和媽媽之間交往的模式。

不通過交談人們的心靈如何才能靠近呢?

沒有心靈的貼近又如何去施加教育的影響力呢?

談話,構成我們童年最早的記憶...

媽媽從來沒有刻意地要教育我,但是,

在家裡講的每一件事對一個孩子其實都構成教育的機會。

從孩提時代聽過的談話中,

我們繼承了講述自己感覺的方法,

繼承了我們認為舉足輕重的價值觀念,

繼承了我們所信仰的真理。

價值觀與信仰,造就今日的我們

分享出去,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

(文章來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