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了,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提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小玲第一個舉手,當孩子自信地說出答案時,老師開玩笑似的瞪了一下白眼:“你好笨,這麼簡單的都答錯!”全班哄堂大笑,小玲羞紅了臉,悶悶不樂地坐下。

放學後,小玲回到家,媽媽讓她幫忙擦地板,小玲很認真地擦,但似乎總是擦不幹凈,這時媽媽過來幫忙,“你真笨,還是我來吧!”小玲驚呆了,她放下了掃帚,默默回房間。

晚飯後,爸爸讓小玲到書櫃找一本書,小玲咚咚咚小跑著去拿,正當她信心滿滿地將書教給爸爸時,爸爸埋怨了一句:“哎呀,你真笨,一本書都拿錯!”孩子臉上的笑容沒了。

漸漸地,小玲發現自己真的很笨,刷牙總是弄髒衣服、鑰匙經常忘記帶、也總記不住爸媽的電話……她上課不再舉手、放學後也不再幫媽媽擦地板、晚飯後也不再給爸爸拿書,因為她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笨。父母和老師也覺得她越來越笨了。

小玲上了初中,女老師奇怪地問小玲為什麼總是不舉手回答問題,當小玲說自己很笨,什麼也不會時,老師說:“在我眼裡沒有笨孩子,只有不夠勤快孩子!舉手越多的孩子成績會越好,這也是我總結出來的經驗。“小玲相信了老師的話,漸漸地舉手也積極了,到期末結束時,成績也飆升到了全班第三名,結束了小學連續4年倒數第一的恥辱。

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不良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事實真的如此。

聽聽下面六個母親的話,你一定能在身邊找到相似的影子:

“我孩子出生時難產,醫生說孩子可能有智力問題,這不孩子現在9歲了,腦子慢,學習也很差。”站在一旁的孩子也認為自己天生腦子有問題,但事實是孩子雖然成績差,但智力正常;

“你看我的孩子整天亂動,上課也不專心,還打人咬人,他肯定是多動症。”孩子也認為自己患上了多動症,但事實是孩子只是調皮不好學;

“我家孩子從小膽小怕事,雷鳴閃電都要躲起來,什麼也不敢嘗試!”孩子似乎想起了小時候並不存在著怕雷鳴閃電,但現在的確是怕了,自己也覺得奇怪;

“你是個很有愛心的孩子,你總是熱心地幫助別人!”本想將1塊錢買零食的孩子,微笑著將錢丟進了乞丐的碗里;

“你雖然寫字不好看,但是你有慧根,一定能寫好!”因為媽媽說自己有慧根,所以孩子很努力地練習,沒多久寫出了一手好字;

“看你的直挺挺的小鼻子,未來一定是個成功企業家!”孩子很努力地學習、很努力地工作,朝著“企業家”的標準靠攏,畢業5年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時常見到不少父母在孩子考試前,總是叮嚀說“千萬不要緊張”,結果孩子考試時真的很緊張;當孩子挑食時,媽媽在親戚朋友面前說“他不喜歡吃青菜”,孩子真的就不再碰飯桌上的青菜;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斥責說“你笨死了”,孩子就可能真的變笨;當孩子尿床時,父母總是為他辯護說他憋不住尿,孩子也真的憋不住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 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總是在不經意間,給我們的孩子施加了無數的不良心理暗示。孩子變壞變差,根源還是父母。

從今天起,請少給孩子一些責怪,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將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