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出國不代表愛搭飛機,畢竟有些人對亂流有種莫名的恐慌,所以若能在機艙內舒適一些,或需許心情會比較放鬆。既然如此,以下文章一定要看完,它可以幫你避開一些雷區!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針對「旅客常抱怨狹窄空間、鄰座干擾、噪音大以及遇到亂流時晃動感強、影響整體旅程體驗」一事,旅行社托馬斯庫克 (Thomas Cook) 的總監尼可拉斯·史密斯 (Nicholas Smith) 表示,「後排座位」靠近廚房與洗手間,服務速度可能較慢、餐點選擇受限,加上晃動感最明顯,不適合追求安靜或對亂流敏感的旅客。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尼可拉斯建議,對飛行緊張的乘客,可選擇機翼上方座位以減輕晃動;急著轉機者,可選機頭走道位方便快速下機;情侶或3人同行,可選靠窗與靠走道座位,避開中間座位以增加空間。
旅遊部落格《The Gap Decaders》創辦人伊茲·尼可斯(Izzy Nicholls)也指出,後排座位噪音大,除引擎聲外,還會受到廚房作業和人員走動影響,最後登機與離機的乘客也容易錯失理想的置物空間。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Stasher」行李寄放平台共同創辦人雅各·韋德本-戴伊 (Jacob Wedderburn-Day) 更直言,靠近廚房或廁所的上方行李艙常被空服員使用,導致乘客收納空間不足,尤其後排乘客登機較晚時,更容易遇到行李無處可放的情況。
轉乘平台「Transfeero」的專家安德莉亞·普拉塔尼亞 (Andrea Platania) 同樣提醒,最後一排座椅通常無法後仰、距離廁所近且噪音大,中間座位則除非與家人同行,否則也不理想,若希望伸展雙腳、追求最大空間,「可選擇出口排或隔板排座位」,雖有固定扶手、靠背不可後仰或孩童限制,但空間表現佳。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總而言之,機艙前排靠窗或走道座位、遠離廁所與廚房,是追求舒適與安靜的最佳選擇;若對亂流敏感,則應優先選擇機翼上方座位以減少晃動。
至於希望多一點空間的旅客,可以參考澳洲維珍航空 (Virgin Australia) 推出的「鄰座空位」 (Neighbour-Free seating) 服務,允許旅客用約14英鎊 (約新台幣574元) 的價格保留隔壁座位,但是否成功,需等起飛前2小時通知,若隔壁座位最終被他人訂走,系統會退還費用。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