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南的奇美博物館再度發出重磅消息,宣布2026年1月29日將攜手大英博物館,推出《埃及之王:法老》特展,集結280件珍貴文物與巨型石雕,橫跨56位法老的時代,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圖坦卡門、女王哈特謝普蘇特、圖特摩斯三世與亞歷山大大帝等。對此,許多網友都興奮不已,摩拳擦掌地準備搶票,卻有人在Threads發文,透露「想去卻不能去」的心聲。

翻攝自網路
該名網友表示,「好煩,我這什麼破爛體質?不能去看埃及展。我從小最喜歡埃及文物了嗚嗚!有展居然不能看,爛透了嗚嗚嗚嗚。」

翻攝自Threads (@bhaniy0407) ,下同
貼文曝光後,部分體質敏感的民眾,也在下方分享自身經歷,「之前去大英博物館看過埃及展,保平安的護身符身上也有,但還是差點吐出來,全身都很不舒服,頭很暈胸口很悶,一離開就好了!不知道是怎樣?但同行友人都麻瓜無感」、「不用埃及展,現在的奇美兵器還有動物標本就夠暈了」、「我最嚴重有暈到沒辦法走路過」、「我表姐之前去埃及旅遊,也是去參觀那邊的那些文物,還有金字塔,回來真的不舒服了一個禮拜」、「這種科學真的無法解釋!之前去義大利,同事不能進去教堂,在教堂外就吐到不行,偏偏義大利一堆教堂」、「我也很想去,但我覺得我應該是承受不住」、「之前木乃伊展我有去,裡面只有空棺,我一靠近頭就痛到不行」。

不過,也有人建議,可以攜帶各種祈福保庇的相關小物配件在身上,或許會好一點。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這是奇美博物館第4度與英國大英博物館合作,後者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殿堂,館藏超過800萬件,其中古埃及與蘇丹文物逾10萬件,規模僅次於埃及本土,本次展覽以「帝王視角」為主軸,透過7大主題「埃及:法老的國度」、「從神而來」、「身為大祭司的王」、「王室」、「統治埃及」、「埃及與世界」、「永生」,揭開法老的多重身分與權力面貌。

翻攝自大英博物館理事會,下同
對此,奇美博物館證實,屆時會展出黃金珠寶、陪葬品、神廟浮雕到巨型石雕,與民眾一同揭開古埃及神秘的面紗。不過,奇美博物館強調,本次的展覽「沒有木乃伊」,僅是文物。


翻攝自Threads (@bhaniy0407)
你有曾經看展頭暈的經驗嗎?
↓繼續看下一則新聞↓
日本東西好吃又好逛,加上日幣貶值,當地消費也便宜,一年去個5次也不嫌多,但若要在當地生活,又是另一回事了!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一名網友在PTT以「日本真的只適合旅遊不適合生活?」為題發文表示,常常看到很多人說,日本只適合當旅行的地方以及當個觀光客,是放鬆的好地方,要工作生活還是台灣比較好,「有沒有為啥很多人都覺得日本不適合工作生活的八卦?」

翻攝自PTT,下同
對此,網友歸納出3點,第一為「職場文化不同」,分析「工作累稅金重吧!交流也麻煩」、「日本毛很多,職場又不好待」、「外國人在日本工作就是外勞,奢望他們對外勞多好?」、「除非自己能力夠強,不然會被排擠」。


第二為「排外性較強」,不少人直言「對日本來說,你們只是次等民族」、「日本人很排外,還真以為什麼台日友好的」、「台灣人在那邊被歧視到死」、「不怕被日本排外是去好啊!連混血的都會被排斥了」。

最後一點為「文化與生活習慣不同」,一票人紛紛指出「距離感、讀空氣、淺規則、文化生活習慣不同,日文程度不好、腔調怪、低端外國人要在日本混,是極度辛苦,結果往往只能找同胞抱團過活」、「台灣人太習慣給人造成困擾」、「台灣人普遍比較隨便,日本就規矩多又麻煩,結果過去了也不知道要改變,沒法融入只會怪別人,也不想想根本是自己的問題比較大」。

不過,也有人認為,日本的環境比台灣好很多,適合久待,那你是怎麼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