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名61歲男病患在麻省總醫院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原以為能重獲新生,怎料卻是噩夢的開始,10週後他出現有噁心、嘔吐和過度口渴的狀況,狀況持續惡化,不僅發燒還腹痛,甚至一度休克,原來體內竟爬滿寄生蟲。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根據《Live Science》、《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NEJM) 報導,男子因長期高血壓導致的「腎硬化末期腎病」,經醫師評估安排腎臟移植,手術完成後,他在醫院休養4天,沒多久便返家。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然而,男子在家後,不慎被貓抓傷,出現噁心、嘔吐症狀,他再度回到醫院治療,卻發生發燒、腹痛、過度口渴、腹部腫脹、腸音消失的狀況,後因呼吸困難、身上冒出星芒狀紫色皮疹,轉進加護病房急救。
起初醫師認為,男子的身體不適應該跟被貓咪抓傷有關,經確認,沒有細菌和病毒感染的可能,但血液中「嗜酸性球」的指數卻飆升,傳染病專家懷疑,這與寄生蟲感染有關,推測為「糞桿線蟲」感染。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據悉,男子原本並未攜帶該寄生蟲抗體,經移植後,寄生蟲開始蔓延腹腔、肺部和皮膚。
院方立刻聯繫器官捐贈機構,進行捐贈者血液樣本比對,確定對方居住於加勒比海地區,體內有糞桿線蟲抗體,在捐贈前竟未接受糞小桿線蟲篩檢。幸好男子經過搶救、注射專門對抗該寄生蟲的藥物—伊維菌素 (ivermectin) 後,撿回一命。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事實上,美國近10年僅發生萬分之14器官移植案例涉及寄生蟲感染,但糞桿線蟲就占比高達42%。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