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0歲的夏姓女子因持續乾咳,到廣醫附屬番禺中心醫院呼吸科門診就診,怎料胸部CT顯示,雙肺多發感染伴多發空洞形成,還有個形似「鬼臉」的特殊影像 (即:鬼臉症) ,主任醫師劉知陶懷疑她確診「新型隱球菌肺炎」,而夏女的回答,更是讓大家震驚不已

翻攝自微博

 

根據《央視網》報導,劉知陶曾追問夏女近期是否曾接觸鳥類、禽類及飼養寵物,但她均否認,於是院方安排夏女抽血送檢隱球菌抗原以及無痛氣管鏡檢查,肺泡灌洗液送檢隱球菌抗原檢測及tNGS (靶向高通量測序) ;次日,血液及肺泡灌洗液均回報隱球菌抗原陽性,tNGS檢出高序列新型隱球菌,確診為「新型隱球菌肺炎」,入住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一區治療。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此時,夏女終於想起,兩週前收到朋友送的兩隻鴿子,就把鴿子養在家4天,後續宰殺並煲湯服用。

 

事後,劉知陶警告,夏女感染「新型隱球菌肺炎」與宰殺鴿子相關,其廣泛存在於鴿糞、土壤及腐爛植物中的真菌,乾燥後形成氣溶膠顆粒,通過呼吸道吸入感染人體,所幸經過相關治療後,她已順利康復出院。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劉知陶補充,養鴿人、鳥類愛好者、園藝工作者等長期接觸鳥類或土壤者,以及免疫力低下者 (HIV、器官移植、長期使用激素) ,皆為「新型隱球菌肺炎」的高風險族群,其初期可無症狀,輕症表現類似感冒 (如:咳嗽、低熱、胸痛) ,易被忽視。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至於重症者,劉知陶警告,可能出現高熱、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未及時控制的話,約10%患者會併發腦膜炎,死亡率高達60%至80%。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