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人手一機,凡是食衣住行育樂已離不開這發光的小盒子,更是生活社交的必備工具,不少人就在無形間被制約,時不時都要拿出手機滑一下才安心,然而這樣的習慣很可能會害慘自己。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What Mobile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粉專發文表示,現代人越來越常見「數位強迫症」的情形,「本來只是看一下訊息,結果一滑就滑了兩個小時?」然而大家在滑手機的同時,其實也在滑走你的專注、記憶與情緒穩定!事實上,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工資訊,別以為一邊滑手機一邊工作、讀書沒什麼,這種頻繁切換的行為其實會讓大腦處於長期疲勞狀態。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Advantage Administration, Inc.
黃軒醫師就分享一則刊登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的研究,內容指出,長期過度使用手機除了會增加眼睛負擔,還會使大腦灰質體積出現萎縮現象,進而影響專注與控制衝動相關的前額葉皮質。另外,研究也發現青少年每日滑手機超過6小時,其憂鬱症風險提高近2倍,目前已經有大量研究證明過度使用社群媒體與手機,與憂鬱、焦慮、自尊心下降有密切相關。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Storyblocks
「滑手機不是罪,但長期沉迷卻是慢性自我傷害」,黃軒醫師就建議每天給自己至少1小時的「無螢幕時段」,重啟大腦自癒力,可以散步、閱讀紙本書、或只是靜靜發呆也好,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都能幫助前額葉重新獲得掌控權。


圖片來源 / 翻攝自臉書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有時候不清楚原理會造成錯誤迷思,如果錯誤觀念涉及健康,很多人因此更加著急,但說不定了解專業分析後就能避免瞎操心。有些患者擔心長期「把手機放在床頭」會導致腦瘤,新北市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先前在影片中分享腦部健康觀念,澄清使用手機對身體的影響…..【更多內容請到下方延伸閱讀】

示意圖翻攝自Reader’s Di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