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用戶之間用iMessage傳簡訊不用錢,且雙方的對話框都會呈現藍色。如果收到安卓等他牌用戶傳來的簡訊,對話框就會呈現綠色。美國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做了一項實驗,發現美國大學生覺得拿iPhone有優越感,用安卓手機很俗氣,如果要求學生們讓自己傳出去的訊息顯示綠色框框4週,研究員需要付31美元 (約新台幣1千元) 的費用,學生們才肯配合。

示意圖翻攝自Europa Press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李奧納多·布爾什丁(Leonardo Bursztyn) 與團隊成員,以智慧型手機為主體對市場力量進行研究。論文指出,蘋果公司因涉嫌降低安卓用戶體驗而被批評。之所以會有這個負評,是因為安卓用戶傳簡訊給蘋果用戶時,對話框會呈現綠色,而這個顏色差異被貼上經濟地位較低的標籤,代表是買不起iPhone的人。

示意圖翻攝自The Verge
問卷調查顯示,蘋果公司在市場上具有一定壟斷力,而且透過顏色差異等產品特性來營造「社交區隔」。在研究中被分配到實驗組的學生會需要關閉特定手機功能,例如停止顯示iPhone專屬的「藍色對話框」。學生們為此要求每個月49美元 (約新台幣1,500元) 的補償金,才願意關閉這個展現自己高人一等的功能。實驗結果亦顯示,蘋果用戶非常願意多付錢,防止自己的資訊在別人的iPhone上顯示為綠色框框。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不像台灣人大多使用沒有因手機品牌區分對話框顏色的LINE,美國人很難說服全班或全校同學改用這種無區隔的通訊軟體。論文也談到,由於綠色對話框被貼上俗氣標籤,其實多數蘋果和安卓用戶都希望綠色對話框消失。雖然問卷統計結果是大家都不愛區分顏色,但報導提出另一種可能,說不定蘋果用戶很享受藍色框框帶來的優越感。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手機引起不小的同儕壓力,也變成家長的煩惱。美國論壇Reddit上,一位父親表示在女兒9歲時,把自己的舊iPhone 8給她,女兒主要用來玩社群、跟朋友傳訊息。現在女兒11歲了,最近吵著要換新手機,爸爸預計買i13送她,未料女兒非常反彈,指定要買貴很多的i15 Pro Max。爸爸拒絕後竟被女兒生氣指責:「你毀了我的人生!」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父女7日變 (2022) 》
聽到女兒抱怨手機太舊,打遊戲都跑不動,而且朋友們都有新手機,爸爸考慮後決定買i13,不僅價格比較便宜,功能和外觀也都不錯。但女兒堅持要i15 Pro Max,因為玩遊戲比較順暢,而且她最好的朋友也是拿這支。爸爸覺得買那麼高級的手機浪費錢所以不答應,因此跟女兒吵架。媽媽則是想退讓,考慮要不要順著女兒,並提醒她這是一份大禮。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爸爸發文尋求意見,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做錯。很多網友支持人父:「因為她朋友都有,不代表她就可以要求一樣的」、「你女兒剛好處在喜歡跟人比較的年紀,如果你能負擔15,也要想別的辦法讓她『自己賺』,不能直接讓她予取予求」、「如果你妥協,就等於教她『會吵的孩子有糖吃』,未來一定會有不良影響」。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也有人責怪這位父親:「你錯在不該讓11歲小孩玩社群」、「有錯,她年紀太小,本來就不該用那麼貴的手機」、「11歲根本不需要幾萬塊的手機,你要小心已經快寵壞孩子了」。根據《Bored Panda》報導,育兒專家艾米·莫里森 (Amy Morrison) 建議這位爸爸表達理解女兒想升等的原因,但同時堅持自己的預算,讓女兒想辦法彌補價差,例如存零用錢或是省下生日禮物。如果你是這位爸爸,你會怎麼教導女兒呢?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