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氣候不同的國家旅行,很容易膚況不穩定,帶自己習慣的保養品比較方便。許多人會帶片狀面膜出國,沒想到這小小一片幾十元的護膚品,竟讓一位女網友遭海關攔查,還當場被開罰單損失近6,000元!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大力女子都奉順》
社群平台Threads上,一位前往荷蘭當交換學生的女網友發文分享慘痛教訓:「解鎖荷蘭第一張罰單!」原PO竟然因為帶面膜入境荷蘭,被海關罰款150歐元 (約新台幣5,500元) 。罰單事由為「未經許可攜帶受保護植物進口產品」,而且屬於「刑事犯罪」。海關看到面膜後就開始細看成分表,原來是其中含有的「蘆薈」成分受管制。原PO補充說明:「法規CITES 管制的植物,面膜含有aloe extract/aloe spp就不行。」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底下許多網友也分享類似經驗互相示警:「這張罰單我也吃過,當時100也是面膜,含蘭花萃取液,一堆中藥都沒事,就它有事,還是幫人帶的,從此以後不幫人帶來路不明的東西」、「路過順便提一下,所以參類也不可以。蘭花莖石斛也有做成飲料沖劑。中成藥也有很多雷的,要查清楚」、「歐洲會很認真的看成分,我在瑞士遇到過,而且那一瓶咳嗽藥水還是在他們那裡的藥妝店買的,而且我是要出境,大家真的要注意」。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旅遊部落客傑西大叔提醒,攜帶含蘆薈商品出國要確認商品標示完整,品項須註明Aloe Vera或Aloe barbadensis等學名,否則可能會被海關認定違規而開罰。根據《公視新聞網》報導,農業部防檢署副署長杜麗華回應:「歐盟的相關規定確實,含蘆薈的所有的萃取物的產品其實是禁止輸入到歐盟裡面的,不僅僅只是說這個面膜,包括含有蘆薈的食品完全都是禁止的,所以這裡提醒我們民眾大家特別注意。」

翻攝自Threads
別想說沒在敷面膜就沒事,出遊必備的藥品也可能踩雷。很多人去日本都會到藥妝店買「EVE止痛藥」,甚至被親友要求代購,因為不少女生覺得EVE緩解經痛的效果很好。這款在日本和台灣都很紅的藥品,近日卻被南韓列為禁止攜帶入境的品項。還有不知情的韓國旅客從日本買EVE返韓,遭海關攔查、留下違規紀錄,該旅客發文示警:「說因為是屬於含有抗精神性成分的毒品類。」

示意圖非特定店家,翻攝自unsplash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Money Today》報導,韓國關稅廳自本月初起禁止EVE止痛藥入境,問題在於EVE止痛藥中含有「Allylisopropylacetylurea (丙烯異丙乙酸尿) 」成分,是一種鎮靜劑,會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效果為止痛,但此成分是韓國麻醉藥品管制法規定的481種麻醉藥品之一。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韓國關稅廳上個月初表示:「由於近期含有毒品類成分的感冒藥、安眠藥、減肥藥等非法藥品激增」,將加強管制、4月起全面禁止攜帶EVE止痛藥入境。台灣部落客「林氏璧」,也就是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曾在臉書提醒,EVE止痛藥含有鎮靜劑Allylisopropylacetylurea,曾有案例服用後出現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的副作用,該成分全世界幾乎沒在用,日本雖持續使用但時常被歸類為第一類或是第二類藥品。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Little Miss P》
林氏璧提醒別買成藥當土產,且有些族群不適合吃:「EVE因為有Allylisopropylacetylurea這個鎮靜成分,服用後請勿駕駛或進行機械類的操作。也因此日本規定只有15歲以上的患者才能服用,兒童和孕婦不建議服用。」、「Allylisopropylacetylurea有造成血小板低下的風險。所以有相關疾病的人不建議服用。」

翻攝自臉書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