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檢查主要用於觀察骨骼和關節,有時也會用於檢測軟組織 (如器官),作為醫師診斷多種疾病損傷的依據,被說是人體健康的照妖鏡也不為過。泰國一名婦人做X光檢查,結果影像顯示她體內佈滿密密麻麻的白點,沒想到這背後竟藏了超噁真相。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Journal Of Urgent Care Medicine
根據媒體《Khaosod》的報導,一名泰國網友「Ai Jaeo Mueang Chan」在臉書分享,自己過去在擔任X光助理時,一名婦人到診所拍攝從髖部到腿部的X光,結果影像一出來佈滿詭異陰影,放射科醫師一看,指出這些白點其實全是寄生蟲!他直言,當時的畫面就像下圖: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 / 翻攝自臉書 (Ai Jaeo Mueang Chan)
醫師推測這患者疑似是長期吃生食、生肉,這才間接將寄生蟲的蟲卵或幼蟲吃下肚。在場醫護人員聽了全都嚇傻,看著全身都是寄生蟲的X光,有人狂起雞皮疙瘩,有人則是不斷用酒精洗手。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Penn State Extension
事件曝光後,有專家就因此提醒,吃生食有感染絛蟲病的風險,若體內有寄生蟲,恐會出現不斷飢餓、上腹疼痛、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瀉、便祕、體重減輕等症狀,避免感染寄生蟲的方法,就是食用肉類要充分煮熟,處理肉類時也要注意衛生、確保生熟食分離,避免交叉感染。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MapQuest
有時候工作或唸書沒空吃飯,想說隨便吃個幾天應該沒關係,等忙完再吃健康一點就好。不過最新德國研究發現,只是短短5天亂吃1類食物,就會影響大腦和肝臟代謝功能,即使後來再花1星期回歸正常飲食,造成的傷害卻沒辦法立刻恢復。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經典杯子蛋糕》
胃腸肝膽科醫師李伯賢引用期刊《Nature Metabolism》上的最新研究,說明「短期高熱量垃圾食物的驚人影響」。德國圖賓根大學與亥姆霍茲糖尿病研究中心找來29位19~27 歲、BMI 19~25的健康男性,讓其中18人連續5天「每日額外攝取1500大卡高熱量超加工零食 (如巧克力棒、布朗尼蛋糕和洋芋片等) ,然後再恢復正常飲食7天」。用功能性MRI與胰島素敏感度測試觀察大腦反應後,研究人員發現「短短5天,肝臟脂肪顯著增加!」

翻攝自臉書 (Dr.Le 李柏賢)
雖然體重、血糖和發炎指標沒有明顯變化,但肝臟脂肪先變多,「可能提高日後脂肪肝或代謝疾病風險」。短期暴食對大腦也有負面影響,「大腦胰島素敏感度出現『先增後降』」、「大腦對『食物帶來的快感』反應變弱,對『負面結果』反應變強」,就算後面1週恢復正常飲食,大腦記憶、認知與視覺相關功能也沒有完全恢復。李伯賢醫師說明:「因為大腦的胰島素訊號不只影響血糖,也參與了食慾控制、獎賞反應、學習與記憶。當我們在短期內攝取大量高熱量、油脂與糖分時,大腦的胰島素反應就可能出現異常。」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LIFE》
李醫師解釋,大腦胰島素反應異常包括「對胰島素變得遲鈍,影響飽足感與自制力、海馬迴反應下降,可能干擾記憶與情緒調節、對食物的快感變淡,導致更難滿足、更想吃」。若想拯救腦部及代謝,李醫師建議避免連續暴吃垃圾食物,多吃蔬果、全穀、蛋白質等未加工食物,也要定期做有氧和重訓等運動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保持充足睡眠。李醫師提醒:「垃圾食物不只是讓你變胖,還可能改變你的大腦與代謝功能!即使只有短短5天,也可能讓大腦對食物的反應變得不一樣,並延續超過一週。」

翻攝自臉書 (Dr.Le 李柏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