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淨入行10年陷瓶頸。(《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提供)

王淨17歲誤打誤撞演了第一部電影《痴情男子漢》,在《返校》裡大放異彩,從此熱門影集和賣座大片,都出現了這個小女生的身影。不過入行10年之際,王淨開始懷疑自己,遇上了演藝生涯的瓶頸,「我開始對演戲這件事情有一點徬徨,就像打電動一樣,玩到一個階段突然覺得,『我要一直這樣打電動下去嗎?這款遊戲要玩一輩子嗎?還是要換別的遊戲玩玩看啊?』」

拍完《鬼才之道》後,王淨開始把工作減少,距今約2年沒拍攝長篇作品,認真檢視也修正了生活與狀態,不再用忙碌的行程來填補空虛,發覺自己原來不拍戲也可以過得充實。她會消失幾天來場隨心所欲的旅行,一個人走走看看,在旅程中沉澱也收穫驚喜,「旅行過程中總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像我前幾天去山上旅行,就從民宿撿了2隻貓回家。」她開心的笑著說。

私下的王淨是個「大I人」,不僅情緒豐沛,更有顆敏感又脆弱的心。「好像大家都覺得我很樂觀、開朗,但我超悲觀的,我是INFP-T,會想很多之外,還會把所有事情想到最壞的那步。不過當預想中最壞的情況發生了,我又會覺得很好笑,這些事竟然就這樣發生了!」從前也會因為想符合大眾期待,習慣展示自己最開心的一面,如今她越來越安靜與收斂,「以前那個E人的成分,好像是來自於我的害怕,害怕如果不去當一個hyper的人,大家會不會覺得我很難相處或很無聊?所以在很多的前提下,我必須去成為一個『看起來』很開朗的人。」

工作喊卡2年沒長作品。(《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提供)

走過憂鬱狀態,王淨最害怕大家要她「開心一點」、「不要想太多」,狀態不好時,親姊姊就是她最好的朋友。「我印象很深刻,我姊跟我說:『妳一直在面對大眾、面對舞台,習慣向前看,承受壓力,但可不可以也不要忘了回頭看,背後有這麼多人在愛妳。』」這番話讓王淨努力走出泥沼,為了自己,更為了那麼愛她的人。

王淨說現在她更珍視自己,學會勇敢地去向不適合的人斷捨離,「我是一個習慣付出的人,但當我開始覺得疲憊,又看見對方持續視一切為理所當然時,我會很沮喪。所以去年,我終於學會認真的告訴對方,我認為的朋友定義不應該是這樣。雖然不論是對我或對方,都會造成一部份的傷害,但與其一直待在一段不健康的關係裡而兩敗俱傷,還不如即時喊停。」2025年,她希望能成為一個情緒更穩定的人,「還有不要忘了,要繼續不斷地輸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