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一名在醫療機構工作的女網友「moli_moo」,近來於TikTok分享一段血液檢驗的影片,震驚許多人,大家也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作息。

翻攝自TikTok (@moli_moo) ,下同
原PO表示,一名長期酗酒的患者因手腳無力、呼吸急促與疲倦被家屬送來急診,其抽血檢體經離心處理後,竟浮出一層厚厚的乳白色物質,原來他因三酸甘油脂的含量過高,造成乳糜血,該現象被稱為「高脂血症」。為了展現出強烈對比,原PO拿出一般人的血液樣本,只見上層為清澈血清,兩者差得天壤之別,可見喝酒確實對身體不好啊!

事實上,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就曾在臉書向民眾警告,無論是站在健康、或者增肌減脂的立場,其實並不鼓勵喝酒,原因有以下3點。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蔡明劼表示,酒精就是一種毒物,成分主要是乙醇,其進入體內之後,會先經由肝臟代謝為有毒性的乙醛,這會引起頭痛、心悸、嘔吐、宿醉等症狀,且乙醛是國際公認的「一級致癌物」,不可不慎。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蔡明劼補充,乙醛會再進一步被乙醛脫氫酶 (ALDH) 代謝為無毒的乙酸,但每個人體內乙醛脫氫酶的多寡不同 (此由基因決定) ,所以「解酒」的速度也不一樣。
再來,蔡明劼指出,有人說酒精是「液體麵包」,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正確,麵包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每克的碳水化合物等於4大卡熱量,但酒精不同,每1克的酒精 (乙醇) 會產生7大卡熱量,比較接近於油脂;前面提到乙醇代謝會產生乙醛,對肝臟來說是種毒物,所以身體會盡全力優先分解乙醛,於此同時,就會忘記分解脂肪,導致脂肪容易囤積,加上酒精本身富含的高熱量,想不胖都難。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最後,蔡明劼強調,酒精讓你增肌失利,有研究顯示,攝取酒精會減少睪固酮的濃度,甚至會導致睪//丸萎縮,睪固酮濃度對於肌肉的成長非常重要,所以健身族群喝酒最好適可而止;也有研究顯示,攝取酒精會導致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長達數個小時。


翻攝自臉書 (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