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將於10月26日在台北中山堂舉行「匆匆50年」音樂會。74歲的他身體健康、唱功寶刀未老,更滿懷熱情及堅定的信念。問他計畫唱到幾歲退休?他說,「我希望我要走的時候,我還在詠歎」,人生下來是哭著來的,那也是詠歎,走的時候也可以是這樣子,他豁達笑說:「我要唱到掛!」
邀老友粉絲來歡聚
胡德夫第1次開唱是1974年李雙澤幫他舉辦「美麗的稻穗」演唱會,至今50年。他和楊弦1975年在台北中山堂舉行「現代民歌之夜」,發表以余光中詩作譜曲的〈鄉愁四韻〉等歌曲,成為台灣校園民歌時代的濫殤。
他回想當年和李雙澤、楊弦互相鼓勵,開始創作寫歌,「從唱英文歌的時代,來到了寫自己的歌的黃金時代,回過來看這個對我來說就是一首歌〈匆匆〉」。如今他自認「我人還很健康,我的氣息足夠,我還可以好好詠歎給大家聽」,決定以音樂會形式,來回顧50年來的經典歌曲以及朋友的重要作品。
胡德夫「匆匆50年」音樂會已唱完上海、成都、廣州、深圳等7場,今年最終場特別重返當年藝文薈萃的聖地台北中山堂,意義非凡,他盼歌迷朋友,也邀請以前老同學、橄欖球隊友都來歡聚,一同以歌曲緬懷過去。
目前定居台東的胡德夫,為了演唱會不僅要練團,也專程上台北做宣傳,行程忙碌。被問及養生之道,他笑說,自己愛吃蔥、辣、蒜頭,平常會多吃一點蔬菜,也喜歡品嘗海鮮,他不忘誇讚妻子好手藝,擅長用原住民食材烹煮創作料理,還在台東開了家小店。
他的運動是每天3點多早起去看日出,有時一走就是好幾公里,「好天氣、壞天氣我都會去看日出,感受到每天新的力量,我也會往海邊走,看那從海底漫上來的光彩。」當太陽升起時,他會對著大自然詠歎來表述對新的一天的頌揚,是開嗓,更是他的創作靈感來源,「唱著唱著旋律就出來了,後來再去想(詞)領悟到什麼。」
曾患白內障險失明
他唯一的困擾是正在植牙,有時候會大舌頭或很多口水,導致發音不標準,所以他唱歌前會先把假牙拿掉,要克服半年以上才能完成植牙。他2017年也曾深受白內障及老花眼所苦,長達半年看不見,常常跌倒,索幸開刀後已痊癒,自豪「現在我比誰都看得清楚」。
問他人生最低潮是看不見?還是因〈美麗島〉被貼標籤而遭禁唱的日子?他坦言,更低潮的是跟前妻及孩子分開,覺得家破人亡,再加上他的頸椎、腰椎長了骨刺,痛起來非常痛苦,甚至把他意志力全都催毀了,完全消失在幕前好幾年才逐漸康復。
「我在那個深淵谷底,有一天我在收音機聽到郭英男、陳建年、紀曉君唱歌,這些前輩跟孩子們在呼喚我,我不能這樣子,所以我又重新出來唱。」後來有朋友找他就去唱,真心的演出獲得很多好評,他也才重新振作起來,「原來你要進去那個深淵才會有歌出來,我又開始寫歌,寫了〈太平洋的風〉、〈匆匆〉,然後又拿兩個金曲獎又開始忙了。」
今年11月胡德夫將迎來75歲生日,在生日前舉辦「匆匆50年」音樂會,對他而言是最好的生日禮物。他也同步籌備新專輯,「我過的時代很偉大、很精彩,光感受是不夠的,怎麼樣去告訴我的孩子們這一路上的風景,這是接下來我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