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我們人體的發動機,一旦發生心力衰竭,氣血和水液的運行都會停滯,引起憋氣、咳喘等症狀,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國家級名老中醫黃麗娟黃老,總結了前人的治療經驗,並結合現代的研究,提出了中醫防治心衰的法則。
針對三種不同的心衰,黃老分別帶來了三種調治法。
01
「堵」出來的心衰
三高人群要警惕
1、痰瘀互結的症狀表現
第一種心衰是「堵」出來的。黃老介紹道,三高人群很多都有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引起冠心病。而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的終末階段。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種屬於體內有痰濁和血瘀,相互交結、堵塞血脈所致。郁久化熱,熱極化火、化毒,這些毒火也會進一步影響到心臟功能,在臨床上表現為心衰。
下圖所列胸悶、胸痛、頭暈、肢體麻木、食慾減退等,都是這個證型的常見表現。
2、預防調理方:二葉茶
對於患有三高、尚未有心衰的人群,體內有水濕和瘀血的,黃老推薦了一杯代茶飲,作為預防和調理。
二葉茶
組方:荷葉、澤蘭葉。
功效和方解:荷葉調暢氣機、昇陽、滲濕,讓人體的氣機處於通暢的狀態。配合利水活血的澤蘭,既能利濕又能活血化瘀。
飲用方法:開水沖泡或煎煮5分鐘後飲用,不宜久煎。
此方僅為預防,非治療方,已經出現心功能下降的人不宜飲用。
02
「虧」出來的心衰
名老中醫補氣血有方
心功能不全的「禍根」不僅有冠心病,一些其它的疾病也可能會導致心功能不全。比如這第二種「虧」出來的心衰。
1、氣血虧虛的症狀表現
黃老提醒,老人長期貧血和營養不良的,心肌也會缺乏營養,患上貧血性心臟病。時間長了可能出現心臟擴大、心絞痛等,最後影響了心功能。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貧血屬於中醫氣血虧虛的範疇,常見的症狀有:沒力氣、沒精神、臉色蒼白或發黃,稍一活動就頭暈目眩、出虛汗。
平時還容易心慌、失眠、食慾不好、大便稀溏、舌質淡、舌頭胖大等。
2、調理方:益氣養血護心粥
黃老建議,有上述氣血不足問題的老年人,要遵醫囑糾正貧血和營養不良。
在平時生活中,還可以再適當吃一些補益氣血的藥膳,幫助改善症狀。比如下面這碗益氣養血護心粥。
益氣養血護心粥
組方:黃芪、當歸、熟地、白芍、大米。
做法:上述藥材煎煮20分鐘,過濾出藥汁,加入大米煮20分鐘左右即可。
方解:
黃芪補氣;
當歸是非常常用的補血藥,還能潤腸通便;
白芍養陰補血又柔肝,熟地補腎養血,而且當歸、白芍和熟地的組合也是取了「四物湯」的意思。
大米還能養脾胃,給氣血的生成提供動力。
禁忌:口乾、上火、心煩易怒等內火亢盛的人。
03
「少」出來的心衰
重視甲狀腺問題
1、脾腎陽虛的症狀表現
第三種心衰是「少」出來的,和甲狀腺疾病有關。
甲狀腺功能減退,會有心動過緩、心肌收縮力降低等問題,叫做甲減性心臟病。時間長了可能會影響到心臟功能,引起心衰。
從中醫的角度看,甲減所引起的心跳慢、水腫、怕冷、無力等症狀,屬於脾腎陽虛的範疇。
2、調理方:健脾化濕餅
黃老表示,患有甲減的老年人,要規範服用治療甲減的藥物,同時還要注重對脾腎的調理。她帶來了一道健脾補腎、化解水腫的藥膳。
健脾化濕餅
組方:茯苓、山藥、薏米、水紅花子(炒過的口感更好)、麵粉適量。
茯苓、山藥和薏米是我們所熟知的健脾食材。
水紅花子你可能不太熟悉,它是一種植物的籽,黑色的,和小米粒差不多大,可以活血利水。
做法:茯苓、山藥、薏米打成粉,加適量水紅花子、麵粉和水,調成麵糊,下鍋烙至兩面金黃即可。
禁忌:嚴重便秘、腹脹的人群。
代茶飲和藥膳僅供日常調理,不可代替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