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品種眾多,黃芪是最為常用的藥物之一,為醫家、病家所喜。其應用歷史悠久,療效卓著,更被李時珍稱為「補藥之長」,應用極其廣泛。

色黃衛氣喻長壽

黃芪古時寫作「黃耆」,《本草綱目》解釋為:「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黃」指出了黃芪的顏色,「耆」則高度概括其補益、補虛、延緩人體衰老之能。此外,黃芪另有百本、獨椹、戴椹、王孫等別稱,這些別名均與其生長形態有關。

黃芪之所以被古人認為是「補藥之長」,源於其生長環境和生長特性:質量上乘的黃芪生長於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這些地區乾旱缺水、日夜溫差大、光照充足,使黃芪莖高大直立、枝葉茂盛,得水澤之精,從而擁有顯著的甘溫補氣、延緩衰老功效。

補益脾肺功效多

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肺、脾經,可升可降,可表可里,具有顯著的補氣功效,且通過其補氣而能昇陽舉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活血養血、生津止渴。可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脾氣不足的病證

黃芪色黃屬土,歸於脾經,具有十分顯著的補益脾氣功效。

1.補中益氣。治療脾氣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四肢倦怠、面色蒼白、形體消瘦等病證,配伍、單用都有效,且一般用量較大,以炙黃芪為好。

2.昇陽舉陷。用於脾氣不足而導致清陽不升出現的眩暈,脾氣不足、固攝無權引起的內臟下垂如胃下垂、腎下垂等。黃芪不但補益脾氣作用強大,且能補氣昇陽、補氣固攝,是治療清陽不升、中氣下陷病症的要藥,常配伍柴胡、開麻等升提藥,一般用量較大,如補中益氣湯。

肺氣不足的病證

黃芪歸於肺經,甘溫補氣,具有顯著的補益肺氣作用,肺氣不足的多種病證皆可應用。

1.益肺固表止汗。肺氣不足,衛外不固則易受外邪而出現外感;肺氣不足、汗孔開闔失常,則出現自汗、多汗。黃芪歸於肺經,能補益肺氣、固表止汗,是治療體虛外感、自汗、多汗的要藥,常配伍防風、白朮,如玉屏風散。

2.益肺止咳平喘。主要用於肺氣不足、肺腎兩虛、肺脾氣虛的慢性咳喘,表現為久咳久喘、動則喘息、呼多吸少,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肺大皰、肺氣腫等疾病。

氣虛水腫

氣虛則推動無力,水液不能及時運行、排出體外而引起水腫。黃芪能益氣以利水消腫,是治療氣虛水腫的常用藥,可配伍茯苓、防己等,常見於慢性腎炎等多種腎性水腫。

血分病證

中醫有「氣為血之師」之說,意為氣能生血、行血、攝血,保證足量血液在血脈中正常運行。氣虛則生血不足而引起血虛,通過補氣能促使血液生成,黃芪是補氣生血最為重要的藥物,常配伍當歸,且黃芪的用量是當歸的5倍,如當歸補血湯。

同樣,氣虛則推動乏力,血行不暢易引起瘀血,如中風後遺症常常表現為氣虛血瘀。因此,在治療上通過補氣益促使血液運行,以補氣活血化瘀,常配伍當歸、川芎、赤芍等,如補陽還五湯。

消渴

氣虛則不能生成津液、促使津液流動,就會出現水腫或口渴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如消渴。黃芪通過補氣作用,既能生津又能行津,還能升津,是治療消渴的要藥。現代研究也證明,黃芪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

瘡癰久潰不收口

有些外科、皮膚科患者,局部瘡癰潰爛、久不收口,原因在於體質虛弱、氣血不足。治療上,除消瘡排膿之外,還當補益氣血、收斂瘡口。黃芪能補氣生肌、托瘡排膿,配伍當歸、金銀花等藥,可用於皮膚瘡癰後期。

用量多少需分清

黃芪應用十分廣泛,不但是醫家手中的常用藥,而且也是大家用於養生保健的常用品。應用形式多樣,有熬粥、煲湯、茶飲等,由此涉及黃芪的用量問題。

作為藥用,黃芪入湯劑的用量跨度較大,在10~60克,甚至更大,取決於黃芪所主治的病證和同用藥物之間的劑量之比。

作為食用,黃芪的用量不宜過大,一般控制在每天10克以下,多用會產生內熱和腹脹等不良反應。

對於沒有明顯氣虛的人群,不主張平時隨便食用黃芪。而出現感冒發熱、病邪亢盛、飲食積滯、濕熱內蘊、熱毒的人群,禁用黃芪。

本文作者為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楊柏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