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醫療支出一直是老百姓心頭的一塊緊箍咒,光是看病的費用就足以讓人望而卻步。一次普通的CT檢查,至少要花費兩三百元,而癌症診斷所需的PET-CT檢查更是高達7000至10000元不等。這還只是檢查項目中的一小部分,還需要加上化驗費、診療費、住院費和藥費等等,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這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支出,儘管在醫保的幫助下部分費用可以報銷。


人們普遍認為,醫院是最能賺錢的地方,病人來看病就意味著利潤,手術和住院更是大筆收入的來源,有慢性病的病人更像是一個不停吐鈔票的ATM機。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根據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醫院不僅沒有盈利,還一直在依賴外債來維持運營。那麼,這些錢都去了哪裡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新聞,發生在2022年7月19日,遼寧丹東振安區的一家醫院的員工向媒體反映,該醫院已經連續數月沒有支付工資,還拖欠了二十年的養老金,未報銷取暖費,也沒有繳納公積金。醫院的負責人表示:「受疫情影響,醫院效益不好,實在是拿不出錢,正在協調,力爭早日解決。」這不是醫療行業的個例。在去年4月,長沙的慈濟醫院因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而破產;青島的德仁中西醫結合醫院因虧損,負債率高達235.89%;廣東華南口腔醫院也因虧損而申請破產。


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21》的數據,全國範圍內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一年的累計虧損高達1300億,平均虧損達553萬元。民營醫院的情況如此,那麼公立醫院是否好過一些呢?

2021年6月27日,樂山市第四醫院宣布正式關閉,兩年前已虧損2000多萬元,還欠下大量供應商的款項。即使是被譽為「亞洲最大的醫院」的鄭大一附院,作為一個三甲醫院,也一直在虧損的邊緣。


鄭大一附院每天接待的病人超過一萬人次,住院部更是床位緊張。然而,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卻令人堪憂。2021年,該院的總收入約為218.78億,聽起來似乎不少,但總支出卻高達208.34億。淨收入只有10.44億,但要知道,國家還撥款9.8億,因此這家「亞洲最大醫院」的實際利潤只有10.44億減去9.8億,即6400萬元。


在2022年7月,國家衛健委公布了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參評的公立醫院中,有43.5%的醫療支出超過盈餘。這意味著即使一些醫院掙了錢,也頻頻宣告破產。那麼,這些醫院所賺的錢都去哪兒了呢?

虧損的原因眾多,其中之一是疫情的影響。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情況下,醫院需要進行全民核酸檢測、大量的核酸採集、建設核酸採集亭、每日消毒等工作,這給每家醫院都帶來了額外的壓力。但是,疫情是否是醫院虧損的唯一原因呢?放開疫情後,醫院是否能夠恢復盈利呢?實際上,醫院的虧損與疫情關係不大,還有其他原因。


首先,一些醫院存在過多的冗餘人員。在疫情期間,增加醫護人員的數量是迫不得已的舉措,但通常情況下,醫院中的冗餘人員只是貪婪的象徵。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21》的數據,2020年的公立醫院總支出為4.19億萬元,虧損為22萬元,其中人員經費占比高達35.4%。除了正常的醫護人員工資外,還有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崗位,例如劃價處、後勤、藥房等,這些崗位通常都會有一些「閒人」。有些藥房可能會有近十名工作人員,而這些人在忙的時候也有時間玩手機。如果不能削減這些冗餘


人員,醫院的盈利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因為這些冗餘成本不僅占用了醫院的資源,還導致了支出不斷增加,而沒有相應的回報。

其次,一些醫院過度投資基建擴張。根據2011年至2021年的數據,我國公立醫院的數量在過去十年裡有所下降,但仍然花費了大量資金用於醫院基礎設施的擴建。這期間,擁有800張床位的醫院數量翻了一番,從707家增加到了1932家。基礎設施建設必然需要大量資金,無論是擴大規模還是購買設備,都需要巨額投入。這導致醫院無法支付基建的費用,從而使得醫院的財務狀況不斷惡化。政府最終出台政策,明令禁止醫院以借貸方式進行基建,以遏制盲目擴張的現象。


第三,醫院需要不斷更新換代檢查設備。醫院檢查設備的費用被認為是一項巨大的支出。即使是看似簡單的設備,其價格也可能高達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而這還不包括後期的維護和耗材費用。醫院必須不斷更新設備,以保證病人能夠及時獲得準確的診斷。然而,技術不斷進步,醫療設備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因此醫院在購置設備後還未能回本,就不得不再次投入巨額資金進行更新換代。以PET-CT檢查為例,雖然一次檢查費用高達一萬元,但設備本身的價格在一千萬至四千萬元之間,同時還需要耗費數百萬元用於購買正電子核素。維護成本高昂,還需要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因此即使病人支付高額費用,醫院在檢查方面仍然虧本。


最後,醫療改革的不斷升級也對醫院的盈利能力產生了影響。在醫療改革之前,醫院有權以15%的幅度對藥品進行加價,從而獲取一定的利潤。然而,醫療改革的幅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藥品不再允許醫院加價。很多藥品的售價現在已經接近或等於進價。例如,心臟支架被全國統一採購,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

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