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健康時報記者 徐婷婷 張 赫 王艾冰 譚琪欣 侯佳欣 孔天驕 徐詩瑜


課題+論文,仍是評職稱的硬指標

某三甲醫院介入科主治醫師李順(化名)今年42歲了,他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如果按一年365天來算,平均每天都有2台介入手術,手術量一年大概有800~1000台,排在科室的前列。然而,因為專注於臨床沒有時間寫論文,他在主治醫師的崗位上已經待了10年。「6年前,我的其他指標已夠升副高了,但因為差2分科研論文,現在依然是主治醫師。」

在李順家的床頭,懸掛著神經介入手術的注意事項。睡覺時,他總是習慣把手機的聲音開到最大以防患者有突發情況。

在論文以外,年輕一點的醫生職稱晉升,只能尋找其他政策上的傾斜。

今年38歲的王楠(化名)是武漢某三甲醫院重症醫學科一名主任醫師,能夠在40歲之前成為主任醫師,是一件非常令人驕傲的事情。與大多數人的晉升之路不同,王楠並非是一位「SCI王者」,也不是手握各類科研項目資助的人生贏家。幾年前,他申請到援疆的機會。除了治病救人,援疆期間他將自己會的技術傾囊相授。在王楠所在的醫院,按照職稱評定的一般規定,申請副高需要三篇文章。三篇文章裡面至少有一篇SCI,兩篇核心期刊。如果有過援疆等基層的經歷,可以抵掉上面所提到的一條。正是受益於這項政策,2023年,王楠成為了一名主任醫師。

王楠認為自己是幸運的,沒有學術論文的加持,但對於很多沒有類似經歷的醫生而言,晉升之路依然艱難。「單憑臨床能力晉升的人員少之又少!」北京回龍觀醫院原副院長王紹禮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各級醫院尤其是三級醫院都是超負荷的工作,由於忙於臨床事務性工作,很難有時間靜下心來做科研。

「SCI論文不能作為一票否決的指標」

李順並不反對科研和論文,這是推動臨床技術進步的重要一環,也是提升臨床能力的重要基礎。在他做第一台介入手術時就已留好數據,如今已積累十年。由於臨床手術太多,沒有時間和精力做科研、寫論文。李順希望,在晉升和考核機制上能夠給臨床一線醫生一些傾斜,多些臨床經驗積分考量。

「針對臨床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發表論文,有利於臨床醫學的發展,但是不能作為職稱晉升唯一條件。」會長、北京天壇醫院超聲科主任何文介紹,對於影像醫學科的醫學技術人員,如B超、CT的操作技術人員,腫瘤介入治療的醫技人員等,其臨床實踐能力要求應該遠遠高於其論文能力要求。且大醫院的影像醫學科日均門診量達上千人甚至更多,醫學技術人員要兼顧臨床工作和科學研究很難;而小醫院的技術人員,即使有時間也缺乏科研平台,要開展有質量的科學研究也並不容易。

何文認為,以論文、獎項、學歷等為主要考核指標的醫生職稱考核體系在我國實行了多年,初期在規範化醫生考評標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近年來片面追求論文和獎項的數量、「SCI至上」的趨勢越來越突出。在何文看來,當論文比重在晉升中越來越重,一些論文造假也隨之出現了。「SCI至上」使得職稱評價機制逐漸僵化,不同類型的醫學人才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培養和晉升等諸多問題,職稱考評制度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公正性都有待優化。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院長馬駿介紹,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醫生職稱評價機制指標單一化、標準定量化,導致部分醫生困於發論文、評獎項中,結果功利化是醫療行業的頑疾之一,到了當前這一階段,推行醫生職稱評價機制改革是必然選擇。

多位專家表示,發表SCI論文給一些年輕醫生帶來了引導,把過多精力集中在發表SCI論文上,忽視了臨床技能的提高,忽視了患者服務能力。臨床醫生考核評審制度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對主要從事臨床實踐的醫生和主要從事科研的醫生,予以區別對待,建立更為科學、可行的評價體系。對於臨床醫生,可以建立臨床工作資料庫,對醫生平時的工作進行數據搜集,比如門診量、手術量等數據,進行量化考核。另外,建立臨床考評專門的系統和專家委員會,對醫德、業務水平等進行考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國內醫療行業內各類評獎評優考核內,科研論文等占比仍然偏重,這也導致很多臨床醫生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提升這方面的能力。想要改善這一情況,需要加大對於臨床的傾斜力度,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從制度層面有所作為。

論文從「必選」轉變為成果「多選」

針對醫療領域人才職稱制度的變革,已在部分地區率先展開。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為例,馬駿介紹,早在5年前,中心就已開始探索更為公平科學的人才評價方案,從「四唯」轉向「多維度評價」,除了科研成果,考核指標還包涵代表性的成果、醫療工作的能力、醫療實踐中的醫療創新、醫學教學的貢獻以及科研成果的創新轉化等五項。

2022年5月1日,「多維度評價」改革開始在廣東全省範圍內開展。《廣東省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幹什麼、評什麼」,實施各有側重的人才分類評價,不再把論文、課題等作為申報的必要條件,不將人才榮譽性稱號與職稱評審直接掛鈎。

目前廣東的這一改革已初見成效。據廣東省衛健委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評審年度,除自主評審單位和地區外,廣東省申報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認定共17448人,經審核受理15292人,相比改革前年均申報人數增長近90%,創下了歷史新高。

2023年3月,《北京市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將臨床工作質量作為重要評價指標,明確提出職稱評審將論文「必選」轉變為成果「多選」。多位北京地區的年輕醫師表示,所在的醫院已啟動了新一輪的職稱申報,手術量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

北京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在開展職稱分類評價時,將對高級職稱實行分層管理、分類評價,重點評價業務工作的數量與質量,將門診工作時間、現場工作時間、收治病人數量、手術數量、檢查報告數量、藥品調配和處方審核數量等作為申報條件。未來要強化對三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論文質量及數量要求;適當降低對二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論文質量及數量要求;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不做論文硬性要求,作為加分項。

讓醫生心無旁騖地治病救人

「醫生可以比喻為一個品字形結構,上面一個『口』是臨床,下面兩個『口』是論文和獎項。一個醫生的論文再多,如果不會給病人看病,那稱不上是一名好醫生。」張伯禮院士說。

多位醫生都表達了類似觀點,避免一刀切,反對「論文」至上,改革要對醫生進行分類,大體分為臨床醫生、科研醫生。對於教學醫院,要強調以研促醫,通過臨床和轉化研究來提高臨床水平,攻克臨床難題;而對於非教學醫院,如二級三級醫院,評價體系應強調臨床技能和醫療服務。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原副院長丁潔建議,科研和臨床兩條腿走路,不一定所有的醫生都要兼顧臨床和學術。我們需要做懂臨床的科研型人才;也需要專注於臨床的人,這部分人可以走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的路徑,評判的指標是出了多少門診、處理了多少病人、能不能治得了疑難重症、探索了哪些新的治療方法,哪怕沒有教授職稱,一樣可以做「臨床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院長王杉表示,對於以醫療為主的醫院的大多數醫生,以及大學附屬醫院/教學醫院中少部分立志於臨床實踐系列發展的醫生,應用醫生的臨床技能、患者疾病診斷治療難度、治療效果以及患者滿意度等系列標準評估評價,用於職稱晉升、評獎、評優等;而在論文、基金等方面就可以適當降低或取消相應要求,適當要求參加學術活動,特別是臨床疑難急重症的討論,發表臨床觀察分析、個案報導等,讓臨床醫生心無旁騖的做臨床,專心治病救人。

據了解,即使是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研究型醫院也有醫生只做醫療和教學,不要求做基礎科研。

王杉表示,「如果一個好的人才培養路徑給到醫生,讓醫生根據實際選擇,就一定會有一部分人踏踏實實地做好臨床。」

對於部分地區探索的新政策,醫生們期待政策能夠真正落地。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介紹,實際執行中,科研的評價更易量化和比較,發表SCI情況如何、是否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等。而臨床是個軟實力,評價則面臨較多主觀的因素,很難用統一的標準來界定。

「手術是不是只要做得多,得分就會高?闌尾炎手術和導管消融術的計分是一樣的嗎?這些都還沒有很明確的標準。」一位北京地區的年輕醫師表達了困惑。

何文建議,首先應堅持分類分層管理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採用「積分制」進行綜合評價;為了讓改革達到預期目標,未來還應進一步細化考評的細則標準,如對於醫學技術人才,其業績能力除了包含門診量,還應該納入診斷的準確性、治療的有效性以及患者滿意度評價等,明確每一個部分的分值和權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