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陝西都市快報

2023年9月6日清晨,兒科周熙惠主任接到電話,有一名毒蘑菇中毒的2歲幼兒,在外院經過積極治療後病情持續惡化,有可能需要肝移植,需要轉診至肝移植經驗豐富的一附院進一步救治。聞訊,周熙惠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準備接診。

當日10時50分,患兒轉入交大一附院兒科監護病房,一場與死神的賽跑開始了。接診後得知,幼兒誤食的蘑菇是肉褐鱗環柄菇,其所含的鵝膏毒肽屬劇毒,會導致急性肝衰竭,致死率高達80%以上。

由於幼兒年齡小、體重輕,發生中毒後病情比兒童和成人更加危急,即使進行肝移植,也要同「死神」搶時間。醫院緊急組建由兒科、感染科、肝膽外科、重症醫學科等學科專家組成的救治團隊。

緊急複查肝功、凝血等指標結果讓人焦心:患兒多項凝血因子顯著降低,生命危在旦夕。血液淨化是清除毒物和治療肝衰竭的重要措施,感染科和兒科人工肝治療醫護小組迅速為患兒進行血漿置換。

為了從死神手中奪回這個寶貴的小生命,醫院組織了全院大會診。專家意見認為,儘管孩子父親已經準備捐獻肝臟,但孩子只有2歲多,移植手術畢竟有風險,術後還要終生服用抗免疫排斥的藥物,應將肝移植作為最後的治療手段,竭盡全力通過內科保守治療挽救生命。

經過醫護團隊的全力救治,患兒的病情終於迎來轉機——肝臟轉氨酶逐漸下降,凝血功能逐漸改善,各項身體指標逐漸正常,患兒轉危為安,最終避免了肝移植。在7個不眠不休與死神賽跑的日子後,患兒於9月13日痊癒出院,孩子媽媽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顏,心情激動的家人與醫護人員緊緊擁抱在一起。

近期的降雨天氣

為野生蘑菇的生長提供了條件

雨水過後,公園、山區、樹林、綠地

常常會「冒出」各種各樣的野生蘑菇

一些有毒蘑菇也混跡其中

蘑菇中毒常發生在6-9月份

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發期

請勿採買野生菌,謹防蘑菇中毒

蘑菇中毒的原因

野生蘑菇的種類很多,其中有毒的有500多種,劇毒者有40餘種。野生蘑菇的大小、形狀、顏色、花紋千變萬化,普通人很難分辨哪些是有毒的蘑菇,有些蘑菇就算是專家也要藉助專業的儀器設備才可以鑑別,一旦誤食可引起中毒。有的毒蘑菇外觀與無毒蘑菇非常相似,採摘時混雜在一起,食用後也會引起中毒。

以貌取「菌」、銀針試毒?

這些方法都不靠譜!

有人認為,自己可以輕鬆辨別菌子有沒有毒。然而,這些所謂的「獨門秘籍」並沒有用。

比如,有人覺得鮮艷的菌子有毒,不鮮艷的無毒。其實,有些色彩不鮮艷,長相平平的野生菌也有毒,比如白毒傘。

還有人認為,毒菌會使銀器、大蒜、大米等變黑,只要用銀針一試就知道有沒有毒了。實際上,毒菌和這些物品接觸並不會產生反應。此外,還有說法認為生蟲的蘑菇沒有毒,然而很多劇毒蘑菇成熟後也會生蟲。

專業人士提示,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可食用的野生菌,切莫擅自採食。一旦發生中毒,要趕緊進行催吐,並立即就醫。

蘑菇中毒的危害

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異,中毒後出現的症狀也不相同。常見的可分為胃腸炎型、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種類型。中毒後輕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及視力模糊、精神亢奮、錯亂、幻覺等精神症狀,嚴重的可出現溶血、肝臟和腎臟損害,甚至導致死亡。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見的是胃腸炎型和神經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損害型和橫紋肌溶解型。

如何預防蘑菇中毒

目前,對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旦發生中毒發病急、症狀重、病死率高。預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採摘、不購買、不食用野生蘑菇。

不採摘:非專業人員很難分辨有毒與無毒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輕信民間或者網上流傳的毒蘑菇鑑定方法;即便曾經採摘過的無毒品種,再次採摘時也可能混有有毒品種或者受到有毒蘑菇菌絲的沾染,仍會有中毒風險。所以一定要做到不採摘野生蘑菇。

不購買:做到從正規的商場、超市和集貿市場購買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切勿從路邊、流動攤販和網上購買野生蘑菇,更不要輕信店家的宣傳而購買。

不食用:做到不食用自采或者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外出旅遊或到農家院就餐時,要謹慎食用不熟悉、來源不明的菌類;如果食用,可以留個蘑菇的照片。

懷疑蘑菇中毒了怎麼辦?

儘快就醫:蘑菇中毒的潛伏期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現不適,無論症狀輕重,都應儘快就醫。如意識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現昏迷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一起食用過毒蘑菇的人,無論是否出現中毒症狀,都應該就醫,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留存野生蘑菇樣本:就醫時,及時告知醫生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攜帶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者野生蘑菇的照片,以便確定野生菌的種類,判斷預後。

警惕「假愈期」:肝損害型蘑菇中毒在臨床上存在「假愈期」。患者在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期過後,自我感覺已「康復」,這時候特別容易忽視而不願意就診,而此時體內已經出現嚴重的肝腎功能異常,救治不及時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對於超過6小時以上潛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時轉診到有診療能力的綜合醫院進行治療。

來源:西安交大一附院 北京疾控 央視新聞 北京青年報 起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