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壓力的增大,國人的口腔健康問題日益突出,人們對口腔保健的意識也逐漸增強。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各種功能牙膏應運而生,琳琅滿目,大部分功能型牙膏主要是為了預防口腔疾病以及配合口腔治療後的日常衛生維護。
在功能性牙膏中,按照其功能可以分為防齲牙膏、脫敏牙膏、消炎牙膏、抗結石牙膏、除煙漬牙膏、美白牙膏和除口臭牙膏等。
然而,這些頗受歡迎的「特效牙膏」可能存在各種隱患,因為一些「特效」添加劑可能會影響全身健康,甚至誘發癌症。
因此,我們在選擇牙膏時應該注意成分,儘量選擇無副作用的產品,同時定期到口腔醫生處進行檢查和治療,保持口腔健康。
4種牙膏有致癌風險,儘量別買
1、二氧化鈦
經常使用進口牙膏,特別是那些具有去黃、美白功能性牙膏的人群,如果對成分比較關注,那麼二氧化鈦(俗稱鈦白粉)應該不陌生。
隨著科學研究者對二氧化鈦與人體健康關係的深入研究,專家們發現其氧化物本身以及所構建的納米材料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在2010年,多項靈長類動物實驗表明,約50%以上的靈長類動物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的二氧化鈦環境下會出現癌前病變,因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該成分正式列入Ⅱ類致癌物。
然而,由於現有的人體毒理性數據並沒有完整的理論證實其對人體會造成相同的毒性,而二氧化鈦的屬性相較於其他同類氧化物更加卓越,所以其在全球的化工、食品中依然應用廣泛。
但在食品領域,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曾規定其作為食品白色素添加含量不得超過每千克一克。
隨著更多的二氧化鈦對動物致癌性論文的發表,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在2017年,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將該成分初步評估為可疑致癌物,而在2021年9月,二氧化鈦被正式官方劃分為可引發癌症的Ⅱ類致癌物。
同期,在法國相關協會針對四百多款牙膏的抽檢中發現,約有70%的產品依然包含二氧化鈦,其應用主要是吸附在牙齒上增加牙齒的美白度。
雖然該成分的穩定性很高,進入人體後不會被代謝分解,但其安全攝入量仍未在國際上達成共識。
我們每天都會刷牙,口腔日積月累該類物質,長期攝入其安全性更加令人擔憂。因此,在選擇牙膏時要儘量避開此類成分。
除此之外,ECHA的相關專家還發現二氧化鈦具有強滲透性,可突破器官防護牆對呼吸系統乃至全身器官,特別是生殖器官造成潛在危害。
不僅在牙膏中的應用,作為美白、防曬扛把子的二氧化鈦在化妝品原料市場應用更加廣泛,而且多為納米級原料,由於其分子顆粒更小,可吸入風險更大,更加容易被機體吸收滲透,隱患更大。
2、三氯生
近年來,一項發表在權威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表明:部分牙膏中含有的抗菌劑三氯生(TCS)可能會對人體腸道造成損害,進而誘發腸炎。
實驗表明,三氯生會破壞實驗動物腸道微生物群的結構和生態動力學,從而破壞腸道「微生態平衡」,誘發或加重相關腸炎,並使相關腸道腫瘤的發病率升高!
此外,TCS還會干擾內分泌,尤其是對女性性激素的影響相對顯著,因此,備孕、懷孕、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不建議長期選用含三氯生的牙膏!
有研究顯示,含三氯生的牙膏中,三氯生很容易和自來水裡的游離氯發生反應,進而生成多種有害物質。
雖然這個毒性很微量,但如果長期使用,對人體健康還是有一定危害性的,另外,麻省大學張國棟課題組也曾對此做過研究,結果顯示小鼠在接觸低劑量的三氯生後,會增加罹患結腸炎和腸癌的風險。
這些發現讓我們更加關注牙膏中三氯生的安全性問題,為了保護個人健康,建議大家選用不含三氯生的牙膏。
3、苯扎氯銨
苯扎氯銨是一種廣譜抗菌劑,也被添加在一些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牙膏中,然而,研究發現苯扎氯銨可以破壞腸道菌群,對腸道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容易引發腸道問題。
此外,在動物實驗中還發現,當實驗動物長時間暴露在低劑量的苯扎氯銨環境中,會增加腸炎以及相關結腸腫瘤的發生風險。
因此,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們在選購牙膏時還是儘量少用或者不用含有苯扎氯銨的牙膏。
4、二甘醇牙膏
曾經,二甘醇被用作牙膏中的保濕劑,但後來實驗證明它具有低毒性,因此被日本、歐美等多個國家禁止使用。
我國也明確規定牙膏中禁止添加二甘醇,雖然有些牙膏中可能含有少量雜質二甘醇,但含量必須控制在0.1%以下。
特效牙膏不可信,不要再上當受騙
日常使用的牙膏通常由多種成分組成,例如摩擦劑、潔淨劑、潤濕劑、膠黏劑、防腐劑、芳香劑和少量的水分。
其中,摩擦劑和潔淨劑是牙膏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摩擦劑的作用是通過牙刷刷毛和牙膏的微研磨,將牙齒表面的色素、食物殘屑、菌斑等去除。
這就像是一把小刷子,能夠有效地清潔牙齒,而潔淨劑則通過降低表面張力,增進潔淨的能力,讓附在牙齒的殘屑更容易被清除。
這就像是給牙齒做了一次SPA,讓牙齒更加光滑潔淨,總的來說,牙膏就像是一位牙齒的「保姆」,能夠有效地清潔和保護牙齒,讓我們的口腔更加健康。
在普通牙膏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特效劑,是否能達到所謂的「功效」呢?
首先,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邵聆表示,不論是清理還是填充,通過某些牙膏來修復牙齒的可行性非常低。
治療齲齒需要通過醫用設備,對牙髓進行特殊保護後,再利用高分子樹脂對洞口進行填充而。
牙膏只能產生一些泡沫,在刷牙過程中起到摩擦作用,如果通過特效牙膏來治療,不僅治療結果難以保證,還可能在齲壞組織沒有完全清理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覆蓋,導致病菌被悶在牙齒中,進一步導致牙齒齲壞,甚至引發牙髓炎。
其次,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盧海賓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藥物牙膏可以起到預防幽門螺桿菌或殺滅的作用。
幽門螺桿菌需要規範使用抗生素治療,且治療主要在腸胃等消化道進行,幾乎不可能通過口腔就能殺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