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和鼻竇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鼻科疾病,二者發病時症狀比較相似,所以很多人無法區分開來。這種情況下,若是採用不恰當的方式治療,容易耽誤疾病最佳的治療時機。

接下來,由炎症性鼻病科萬玉柱主任帶領大家了解一下鼻炎和鼻竇炎的區別。

1.生理區分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兩種疾病出現的位置有所不同。首先人體的鼻腔是鼻孔裡面的空腔,由鼻中隔分為雙側鼻腔。每側鼻腔外側分出下鼻甲、中鼻甲、上鼻甲三個骨性凸起。鼻腔表面被鼻黏膜所覆蓋,鼻腔黏膜的炎症稱之為鼻炎。鼻竇為鼻腔周圍顱骨(額骨、蝶骨、上頜骨、篩骨)內的含氣空腔的總稱,均有竇口與鼻腔相通。鼻竇共四對,分別稱為額竇、上頜竇、蝶竇和篩竇。鼻竇黏膜的炎症稱之為鼻竇炎。

2.症狀的差異

鼻炎和鼻竇炎的症狀有所不同,但急慢性分類以3個月為標準,症狀少於3個月的是急性鼻炎或急性鼻竇炎,急性鼻炎病期一般不超過兩周,急性鼻竇炎在原發病(如急性鼻炎)的急性期或恢復期中可持續數周,易轉化為慢性鼻竇炎;症狀大於3個月的是慢性鼻炎或慢性鼻竇炎。

慢性的鼻炎也分為多個種類。以慢性鼻塞、睡眠打鼾為主的大多為慢性單純性鼻炎或慢性肥厚性鼻炎,若是以鼻癢、打噴嚏以及流清涕為主,大多是過敏性鼻炎或血管運動性鼻炎,部分患者會出現嗅覺減退。

慢性鼻竇炎不僅有鼻塞的表現,常常伴隨頭痛、流膿涕、面部脹痛、嗅覺障礙等症狀。

3.鼻涕表現不同

大部分鼻炎疾病發作時,鼻涕為清涕或白色黏涕,而鼻竇炎發作時大多流黃膿涕。

4.治療的方式不同

鼻炎以支持治療和對症治療為主,並注意預防併發症。支持治療包括大量飲水、飲食清淡、疏通大便和注意休息。對症治療主要是採用藥物治療,包括鼻用激素、抗組胺藥、減充血劑等治療;除此之外,局部對症治療還包括針刺迎香、鼻通穴,或作前述穴位按摩。經過以上對症治療,大多數患者可減輕鼻塞。少數對症治療無好轉的患者,可行下鼻甲成形術,包括下鼻甲黏膜下骨切除或下鼻甲等離子消融術。

鼻竇炎的能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包括鼻用激素、黏液促排劑、抗生素、減充血劑、鼻腔沖洗等治療。部分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只能採取手術治療,尤其是合併鼻息肉的患者。手術治療主要是儘可能保護鼻腔黏膜的功能性鼻內鏡手術治療,根據患者的術前影像,開放上頜竇、篩竇、額竇或者額竇。鼻竇開放後,可以促進藥物作用於鼻竇黏膜及通過鼻腔沖洗以排除鼻竇分泌物。

鼻竇炎的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急性細菌感染引起的鼻竇炎經以上藥物治療,大多療效良好。2、伴有變態反應因素的鼻竇炎,應積極檢查過敏原及IgE的水平,並根據其結果給與抗組胺藥、針對性免疫治療或奧瑪住單抗等生物治療。綜合抗變態反應治療,可以避免鼻竇炎和鼻息肉術後復發。3、需要手術的患者儘量採用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以最大限度地清除病變、保護鼻及鼻竇的生理功能。

目前為止,臨床上治療鼻竇炎的常用手術方式是在鼻內窺鏡下進行微創鼻竇手術,即在去除病變的前提下,儘量保留正常的鼻竇黏膜。

其實除了以上4個最為典型的不同之外,鼻炎與鼻竇炎在嚴重程度方面有較大不同。

相比較而言,鼻炎的症狀比較輕,大多數只有鼻塞、流涕等症狀,而鼻竇炎更為嚴重,不僅流黃膿涕,還有頭暈、頭痛、記憶力變差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