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成藥叫養心定悸膠囊,有益氣養血,復脈定驚的作用。
心臟跳得很快,有時候跳著跳著,突然有那麼一下不跳了,發空了,通常認為是心的氣血不足引起的。
心主血脈,氣血不足的話,心臟本能地就會跳得很快,給氣血循行提供動力,保證氣血循環有序。因為本身是缺氣缺血的,也就是缺乏能量,所以很容易累,跳著跳著,偶爾就會停頓一下,就好像幹活累了,偷偷地讓自己放鬆一下,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心「偷懶」了。
心臟跳得太快,這種感覺也不好,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益氣養血的方式,減輕心臟的壓力,讓心臟緩一緩,當氣血充足,心臟跳動就能恢復到正常狀態。這樣的思路,從古到今,一直都具有借鑑意義。
這個中成藥也是從古方演變來的,依據漢代大醫張仲景的炙甘草湯進行加減,名字就叫養心定悸膠囊。
養心定悸膠囊:地黃、麥冬、紅參、黑芝麻、阿膠、炙甘草、大棗、生薑、桂枝
人參經過蒸製再曬乾就叫紅參,我們知道人參可以補氣,紅參保留了人參原有的作用,但藥力更足,溫補的效果非常好,當然也更容易上火,氣虛、陽虛的人特別適合用紅參。
麥冬是傳統的滋陰藥之一,能生津液,有滋陰養血的作用,同時麥冬也是甘寒的,那些涼潤的津液可以把紅參的陽熱之性涵養住,防止溫補過頭。這樣的配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生脈飲,生脈飲之所以用得多,就是因為它的配伍精妙,效果自然不用說。
地黃滋陰養血,也是偏涼潤的,在張仲景的方子裡,地黃的用量還是比較大的。
然後是黑芝麻,炙甘草湯原方用的是火麻仁,中成藥換成了黑芝麻,都是植物的種子,都具有油潤之性,黑芝麻雖然也能滋陰養血,但火麻仁的作用可不僅僅局限於此,現代醫學對它有更深入的研究,認為火麻仁對心臟很好,不得不說,把火麻仁拿掉是比較可惜的。
阿膠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補血藥之一,對於它的功效,很多人也都略知一二,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阿膠可以補血。而且阿膠有一個特性,大家一定注意到了,那就是它非常的黏膩,一是可以補血,二是可以把其他中藥的藥力黏住,使其緩慢地發揮作用。
炙甘草和大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味甘,甘是甜的意思,通常來講,甘甜的東西都具有補益的作用,在這裡主要增強我們的脾胃功能,脾胃是氣血生化的源頭,如果說心是君主之官,脾胃就是掌管糧倉的倉稟之官,心臟所需要的氣血是從脾胃這裡獲取的,所以補脾胃很重要。
桂枝和生薑溫通心陽,為氣血循行提供動能。
心臟跳得很快,除了自我感知以外,脈象也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通過把脈也能感知的到。
這個中成藥,只要是氣血兩虛的就可以用,而且我們說了它源自張仲景的炙甘草湯,張仲景的方子,只要對症,效果是非常好的。等到氣血補進去,心臟得到滋養,心就不那麼「慌亂」了,脈象也會恢復平穩,所以叫「復脈定驚」。從現代醫學的角度,可以用於心律不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