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男性而言,有些「尊嚴」丟失了的話,很難在其他方面找得回來,尤其在本該「血氣方剛」的年紀。

今年6月,才滿40歲的的李強在醫院被診斷出患有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rection disturbance,英文簡稱為ED,俗稱陽痿)。這是在發生性行為時不能持續獲得或維持足夠陰莖勃起,而無法完成滿意性生活的疾病。隨著身體機能的退化,ED被認為在老年人中更為普遍。

對李強來說,這絕對是一個足以讓人感到羞恥、痛苦、大受打擊的疾病。拿到診斷書後,李強將自己關在房間裡,特意將窗簾拉得嚴嚴實實,像一灘爛泥般躺在床上,仿佛這樣才能襯托此刻內心深處的黑暗。

回想起走出診室那一刻,他覺得周圍人的目光和話語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不斷地在他耳邊重複:這是陽痿。

讓李強久久不能釋懷的是,自己才40歲怎麼就「硬」不起來了?他不敢將病情告訴還在上班的妻子。

「幾年前我們還是非常和諧的,直到最近一年,自己有點力不從心。老婆也想了很多辦法,包括一起看片、買情趣用品、吃補品……但,最終還是不行。」李強有些沮喪,許多次,他都想過是否要放棄這段婚姻。

無法言說的病恥感折磨著他。事實上,在當下,「硬」不起來的人不僅僅是李強一個。

最新的《健康中國幸福時代藍皮書》中顯示,中國大陸男性ED總體患病率高達49.69%,有近一半男性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其中,30歲以下中國大陸男性ED患病率為20.85%,相對於中老年患者,年輕患者往往是輕度症狀,表現為硬度不夠、時間不夠長和勃起後容易軟下來等。

「高齡一直是ED發生的主要病因,隨著歲數增長,男性雄激素的分泌不可避免地下降,當低於正常指標後,男性開始出現勃起功能下降、乏力、精神不濟等症狀。」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男科常務副主任、泌尿外科/生殖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相俊表示。

但對屬於壯年的80後甚至90後男性來說,出現ED的病因里,顯然年齡並不包括在其中。

持續高壓下,男性變得疲軟

在傳統價值觀中,男性往往被要求扮演強者和頂樑柱的角色。在經濟壓力、職業競爭、家庭責任和社會期望等因素下,崩潰也許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21年針對進城務工青年的調查數據顯示,87.3%的受訪者表示存在工作壓力大等困擾。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生殖醫學男科主治醫師翁一鳴介紹,高負荷工作、高壓力是造成中青年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

劉先的處境大抵如此,在昏暗的路燈下掛斷了電話後,手機那頭妻子大吵的聲音一下被掐熄了。「讓她先鬧一下吧,只能怪我自己不中用!」說完,他把手中的煙放進嘴中猛吸了兩口。

劉先的兒子今年9歲,女兒才1歲多,好不容易適應了二胎家庭的生活,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傳來了壞消息:公司需要裁員。

劉先在裁員名單上,失去工作後生活壓力瞬間變大,每個月的房貸、生活費、孩子開銷……接到公司的通知後,劉先向其他幾家公司投了簡歷,但統統像石沉大海。

巨大壓力下的劉先身心俱疲,身體難以出現反應。妻子開始話裡有話地說,要他去醫院做檢查。深夜裡劉先又一次失眠,最終鼓起勇氣在手機上搜索市內有名的男科醫院。

據同濟醫院主治醫師翁一鳴介紹,長期高負荷的工作,會讓人處於健康邊緣狀態,這時身體必然是優先照顧維持生命的重要臟器系統功能的進行,而性功能是處於人體各系統功能中的「弱勢群體」。

此外,高壓力下的男性往往在性格上都是非常要強的人群,如果一旦在性生活問題上不順利,對其心理會造成很大影響,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帶著這種壓力進行第二次同房嘗試的時候,往往會造成更加不順,勃起功能越發下降,形成惡性循環。這也是很多年輕男士出現勃起障礙在身心層面的原因。」翁一鳴說。

ED治療面臨混亂局面

性功能障礙和慢性病關係密切,彼此之間有很多相同的發病機制。

現在年輕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比例越來越多,一項針對30歲以上男性的調查發現,有近45%的中年男性超重或肥胖,34%的中年男性存在血脂異常,27.5%的中年男性血壓高。

這些疾病都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導致血管舒張下降,也是導致血管性性功能障礙的原因。此外,糖尿病會使患者的性激素水平降低,從而影響性功能。

影響年輕人「硬不起來」的原因可能很複雜,而目前混亂的ED治療市場也讓行業人士非常頭痛。相關調研發現,僅有20.9%的男性出現性功能障礙後,會主動採取措施去解決。

與歐美國家不同,在東亞國家特別是中國,性教育的普及力度較弱,在性觀念上,男性對待自身性問題更多是處於迴避狀態。「當問題出現後,諸多男性都不會前往醫院尋求幫助,而是否認自身患病,或者通過網絡、好友介紹等途徑尋求私下解決。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導致某些調查出現我國男性ED患病率被低估的可能,另一方面,這種心理防禦也會延誤我國男性ED的準確診斷以及治療。」同濟醫院男科副主任醫師相俊說。

此外,中國男性ED治療用藥市場遠遠沒有達到應有水平,在中國有一個特色情況——中成藥和保健品市場非常巨大。有業內人士表示,超過一半的年輕男性是通過網絡等非正規途徑購買相關藥品,藥品魚龍混雜的情況帶來諸多隱患。「這些藥品的生產工藝、惡劣的生產環境及藥品成分不明等諸多因素,極有可能導致勃起時間過長、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等危害。」該人士向39深呼吸表示。

據了解,目前抗ED藥物主要包括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達拉非等磷酸二酯酶5(PED-5)抑制劑,每一種都有其適應症和相應的副作用。「藥物也不是萬能的。」中國心理學會軍事心理學專委會青年委員圖南表示,ED本身是一種影響生理和心理的慢性疾病,治療方面需要綜合考慮教育程度、社會背景等因素,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

40歲不到的王軍也曾是被網絡偏方荼毒的受害者之一。2021年,38歲的他被診斷出患有ED,於是在網上購買聲稱來自美國、日本的藥物,但最終都無效。

不僅王軍感到痛苦,作為妻子的劉向雲也不好受:「我知道他很難過,我也很為難。我們吵架、懷疑、生氣。」劉向雲當時就快堅持不下去,她說「離婚」兩個字常常掛在嘴邊,只是不忍說出口。

王軍最終去了一家三甲醫院的男科就診,經過正規治療、用藥,同時通過規律健康飲食、睡眠、增加有氧運動,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終於改善了ED的病況。

王軍後來感慨說,願每一個男人都是硬漢。

(註:文中李強、劉先、王軍均為化名)


——END——

作者|趙繼原

編輯|廖穎瑤

@39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