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 作者 李俊傑

安徽省藥監部門工作人員進行集採藥品專項抽查。安徽省藥監局供圖

核心閱讀

設立專門採購交易模塊,方便中選藥企與醫療機構對接;強化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檢,確保集採藥品降價不降質;把集採藥品納入績效考核,激發機構、醫生使用集采中選藥品動力……安徽省積極推進國家集採藥品在皖落地,切實提高群眾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

「劉叔來啦!買點什麼藥?」

「老樣子!來5盒纈沙坦。」

晨練結束,69歲的劉勝華沒有直接回家,轉身走進了小區門口的藥店。10多年前,劉勝華確診高血壓。自那以後,降壓藥成了家中常備藥。

「我原先吃的是進口的纈沙坦膠囊,一盒7粒,售價20多元。每個月光吃降壓藥就得花好幾百塊。」劉勝華說,如今換成了國產的纈沙坦片,治療效果不差,價格卻便宜不少,「這一盒有28粒,只要6元多。」

劉勝華用藥負擔的減輕得益於國家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的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完成招投標、確定中選藥品後,百姓能否儘快用上放心平價藥?近日,記者走進安徽,探訪集採藥品的落地使用情況。

搭平台、強約束,保供穩健——

設立交易模塊 方便院企對接

夏日的夜晚,安徽省醫藥價格和集中採購中心一片寂靜,唯獨四樓的一間辦公室還亮著燈。

原來,本批次國家集採藥品中選結果將於不久後在安徽執行。這段時間,安徽省醫藥價格和集中採購中心督查科科長楊朔正加班加點梳理中選結果中涉及安徽的藥品名單,並輔助中選藥企完成掛網工作。

楊朔介紹,為方便中選藥企與醫療機構對接,安徽省醫藥集中採購平台設立了專門的採購交易模塊。中選結果公示後,中選藥企及時提供相關材料,經核實、公示,中選藥品便可導入採購交易模塊,醫療機構直接在平台上完成對集採藥品的採購。

「往年,我們採取的是按月、按季度集中審核辦理。從開始執行到醫院上網採購,最快也要一個月。」楊朔告訴記者,今年6月,他們對平台服務事項辦理流程進行了優化,改原先的集中辦理為線上及時審核。這就意味著,本批次集采中選藥企不用一周時間就能完成掛網公示,並進入交易模塊。

「做好供需雙方的有效對接,只是保落地的第一步。」在安徽省醫藥價格和集中採購中心主任李育看來,後續供應的穩定也很重要。

「今年4、5月份,中心收到一些醫院反饋,有藥品出現缺貨、推遲發貨等情況。」李育分析,這類情況的出現,無非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藥品的需求量突增導致企業產能不足,被動違約;另一種是中選價格低,企業主動違約,不願供貨。

不管出於何種原因,藥品斷供將直接影響到患者用藥的連續性。國家組織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引入了「備供企業」機制,當主供企業出現斷供等特殊情況時,備供企業可按有關程序獲得主供企業身份,及時保障藥品供應。

「收到反饋後,我們第一時間展開調查,並及時約談中選藥品生產商。」李育坦言,約談之後,仍有少數藥企未能及時供貨。

2020年,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指導中心制定了《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的操作規範》,並將招採信用評價情況納入集采中選條款。

基於此,安徽省醫藥價格和集中採購中心按信用評價規定對少數企業的失信行為進行信用評級,記錄為「一般」,並上傳給國家醫保局。「這將直接影響到該企業在其他省份的掛網。」李育說,當中選企業的信用評級被任一省份評定為「嚴重」或「特別嚴重」時,企業將面臨失去參與集采活動資格的風險。

為保證集採藥品儘快落地,在要求中選藥企按時按量供應的同時,安徽省醫藥價格和集中採購中心同樣實時監測著處在需求端的醫療機構的採購情況。

打開安徽省醫療保障信息平台,點進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系統,藥品名稱、約定量、採購完成量、醫療機構名稱等信息一目了然。

「每季度,我們要通報一次各醫療機構集採藥品的採購情況。對於完成情況不樂觀的,我們會約談相關負責人。」李育說。

劉勝華服用的國產纈沙坦片就是國家集采中選藥品,於2020年11月開始執行。「當月,我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複查時,醫生就給我換上了這款平價藥。」劉勝華說。

嚴監管、重反饋,保質有力——

醫生開得放心 患者用得安心

「原先接近4元一粒的藥,現在只要兩毛多。」回想起剛換用集采中選的纈沙坦片,劉勝華仍是一臉驚訝,他坦言,「價格一下降了那麼多,難免會對藥品的質量和療效產生懷疑。」

當天,拿到藥品後,劉勝華又折回了醫生辦公室。「再三確認藥品質量有保證後,我才離開。」

回到家,服用新藥期間,劉勝華密切監測著自己的血壓和身體狀況:「生怕效果不好或出現什麼不良反應。」連續觀察了一個星期,一切正常,他才放寬心。

「換用集採藥品至今,已經有近兩年時間,前不久剛去醫院做了複查,血壓控制得很好。」劉勝華說。

其實,擔心的不只有患者。「集採藥品剛在醫院落地的時候,我們也有點不放心。」劉勝華的主治醫生、中國科大附一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陳鴻武告訴記者。

「那時,開處方的第一選擇還是以前的常用藥。」陳鴻武說,每當有集採藥品開出,他都會記下患者的詳細信息,並定期回訪。

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綜合監督處蔡輝介紹,國家集採藥品的入圍資格以通過一致性評價為質量托底要求。能中選,就意味著該藥品與原研藥同等療效、同等質量。

「前期有一致性評價機制為藥品質量托底,中選後,藥監部門還在強化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檢上下功夫,加強全生命周期質量監管,確保集採藥品降價不降質,讓群眾用上質量和療效放心的中選產品。」蔡輝說。

自2021年起,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每年都會制定安徽省集中帶量採購中選藥品專項質量監督工作方案,從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抽檢、不良反應監測、追溯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部署具體工作,明確責任部門。

「企業是藥品質量和供應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對產品質量負責。」蔡輝介紹,中選產品如檢測出質量問題,便會被列入「違規名單」。同時醫保部門會視情節輕重取消中選企業一定時間內參與集中採購活動的資格。

不久前,《安徽省關於2023年集中帶量採購中選藥品專項抽檢計劃》印發,明確從7月1日起對46個省級中選品種和81個地方中選品種進行抽檢。

「2021年和2022年,我們完成了對前5批次省內國家集采中選藥品的抽檢,剛剛啟動的是針對第六批國家集采中選藥品的抽檢工作。」蔡輝介紹,截至目前,根據產品抽檢結果,安徽省內國家集采中選藥品還未發現質量異常。

在追溯體系建設方面,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積極開展集中帶量採購中選藥品追溯體系建設情況的監督檢查,要求集中帶量採購中選藥品持有人建立完善信息化追溯系統,收集全過程追溯信息。同時督促藥品經營企業通過追溯系統上傳追溯信息,保障中選藥品在流通環節全過程(不區分集采與非集采渠道和區域)可追溯。

從一開始的不相信,到如今把集採藥品作為第一選擇,態度的轉變離不開藥監部門監管工作的紮實推進。「下一步,將繼續強化集采中選產品質量監管,督促中選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確保藥品質量安全,讓醫生開得放心,患者用得安心。」蔡輝說。

重引導、入考核,加強引導——

激勵與約束並重 提高醫院積極性

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心血管內科的晨會上,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既不是心血管內科的醫生,也不是這裡的護士,張聖雨為什麼會出現在心血管內科的晨會上呢?原來,中國科大附一院有個慣例,各科室的晨會不僅僅用來交流病區患者情況,開展集採藥品宣傳也是其重要一環。

作為藥學部藥事管理室的主任藥師,自集採藥品在中國科大附一院落地以來,張聖雨一直承擔著這方面的宣傳工作。講政策、解疑惑、說新品,在當天的晨會上,張聖雨連著說了20多分鐘,仍覺得意猶未盡。

「平日裡,一得空,我總愛往各個科室跑。」張聖雨說,除了在晨會上進行宣講,他們也會召開專門的宣講會。「大大小小的會加起來,一年少說有四五十次。」

上午10點,在中國科大附一院門診樓心血管內科門診區,記者見到陳鴻武時,他正忙著給一名患者開處方。

當陳鴻武在信息系統里輸入「纈沙坦」三個字時,記者留意到彈出的藥品選項中,排在第一的便是國家集采中選藥品。

「我院已經將優先推薦選用集采中選藥品的要求納入醫生處方信息系統藥品使用規則庫,在醫生開臨床處方時給予事前提醒。」中國科大附一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郭安平解釋。

「我看後面還有其他牌子的藥品可供選擇,怎麼保證醫生優先選用集採藥品呢?」見記者有些疑惑,陳鴻武拖拽了下滑鼠,「你瞧!這些藥品的庫存都是零。」

「在安徽省醫保局公布執行集採藥品的當天,我院在用的藥直接降價。中標但未用的藥品,我們會立即替換上。」一旁,郭安平插上話。

加強引導只是一方面,激發醫療機構及其處方醫生使用集采中選藥品的內生動力,也需要激勵和約束機制加持。

眼下,中國科大附一院已經把集採藥品的使用情況納入各科室的月度績效考核中。「我們將每個科室當月的集採藥品用量與上一年度同一時間的用量進行比對,齊平或增加,該項考核指標即可得滿分,反之扣分,影響科室及醫生個人的績效。」郭安平說。

不僅是醫院,安徽省醫保局對各醫療機構的考核也實行激勵與約束並重。

對因集中帶量採購節約的醫保資金,按不高於結餘測算基數50%的比例給予醫療機構結餘留用激勵;在年度醫保基金清算時,對合規使用中選藥品造成定點醫療機構醫療費用合理超支部分,醫保基金予以適度分擔;在制定定點醫療機構年度住院付費總額控制方案時,對上一年度帶量採購中選藥品使用量,按一定比例增加預算額……

安徽省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處副處長翟小偉介紹:「如果醫療機構採購周期內未按照合同約定完成中選藥品採購量,我們也會相應扣減其結餘留用資金及下一年度醫保費用額度。」

5年來,安徽省醫保局積極推進國家集採藥品在皖落地,累計採購294種集採藥品,減少醫保基金和患者醫藥費用支出約31.61億元,切實提高了群眾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