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血壓,也稱為高血壓病,是指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的一種疾病,血壓是指血液對血管壁施加的壓力,由心臟的收縮和舒張過程中推動血液所產生。

高血壓被定義為血壓超過正常範圍(通常是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

高血壓通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它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長期高血壓會對心臟、血管、腎臟和其他器官造成嚴重的損害,增加心血管疾病、腦卒中、心臟病、腎臟疾病等的風險。

血壓的標準範圍是多少

血壓的標準範圍通常是以毫米汞柱(mmHg)單位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其他專業機構的定義,成人的血壓標準範圍如下:

1. 收縮壓(高壓):正常範圍為90-119 mmHg。

2. 舒張壓(低壓):正常範圍為60-79 mmHg。

根據以上定義,正常血壓被定義為收縮壓在120以下,舒張壓在80以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存在個體差異,且血壓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年齡、性別、體重、生活方式等),因此,血壓的標準範圍可能會有一定的波動。

對於高血壓,通常可以根據以下分類來進行判斷:

- 高血壓(I級):收縮壓為140-159 mmHg,舒張壓為90-99 mmHg。

- 高血壓(II級):收縮壓為160-179 mmHg,舒張壓為100-109 mmHg。

- 嚴重高血壓:收縮壓為180 mmHg及以上,舒張壓為110 mmHg及以上。

吃降壓藥的最佳時間公布!專家忠告:吃錯了時間,效果或大不相同

降壓藥的最佳服用時間可能因藥物類型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一般性建議:

1. 服用一天中的同一時間:儘量在每天的相同時間服用降壓藥,以幫助保持藥物在體內的穩定水平,這種規律的服用可以幫助控制血壓,並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2. 早上服用:許多降壓藥物(如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通常建議在早晨服用。這是因為早上的血壓往往較高,服藥可以幫助降低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 醫生的指導:遵循醫生或藥劑師的建議非常重要。根據病情和個體差異,醫生可能會推薦特定的服藥時間。

不同降壓藥物的服用時間可以因個體差異、醫生的建議和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降壓藥物的一般服用時間:

1. 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速尿等):通常在早上服用,以避免頻繁排尿影響睡眠。

2.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如洛沙地平、氨氯地平等):通常可以在早上或晚上任意時間服用。

3. 西咪替丁:通常在早上空腹服用,因為其對胃酸的影響可能會受到食物攝入的干擾。

4. 貝那普利、非洛地平:通常在早上服用,以利於控制白天的血壓。

常用降壓藥有哪些種類?

1. ACE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這類藥物可以阻斷血管緊張素的生成,從而使血管擴張,降低血壓。

2. AR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纈沙坦等。這類藥物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使血管擴張,降低血壓。

3. 利尿劑:分為噻嗪類和袢利尿劑。噻嗪類如氫氯噻嗪可以增加尿液排泄量,降低體液量,達到降壓的目的。袢利尿劑如吲達帕胺也有類似作用。

4. 鈣通道阻滯劑:有二氫吡啶類和非二氫吡啶類。二氫吡啶類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通過阻斷鈣離子進入細胞,降低心臟收縮和外周血管收縮,降低血壓。

5. 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阿替洛爾等,通過阻斷β受體的激活,減慢心臟的收縮力和心率,從而降低血壓。

6. 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藥物:如甲基多巴、氯噻嗪等,通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來降低血壓。

如何選擇抗高血壓藥?

1. 考慮基本原發病:如果高血壓是由其他原發病引起的,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等,應首先治療原發病。藥物選擇時,可以考慮與這些原發病治療相互協同的抗高血壓藥物。

2. 考慮高血壓的程度和機體的整體狀況:對於輕度和中度高血壓患者,常見的首選藥物是ACE抑制劑、ARB或鈣通道阻滯劑。對於重度高血壓患者,往往需要聯合用藥,尤其是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

3. 考慮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對於老年患者,應在儘量減少不良反應的前提下選擇降壓藥物。女性患者,特別是孕婦,應避免使用ACE抑制劑、ARB等對胎兒有不良影響的藥物。

4. 考慮伴隨疾病:如果患者合併有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應選擇具有附加治療效果的藥物。例如,對於合併心力衰竭的患者,ACE抑制劑、ARB、β受體阻滯劑等被推薦為首選。

5. 個體化治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反應都是不同的,所以在選擇抗高血壓藥物時,應根據個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這需要醫生的專業判斷和指導,並密切監測反應來進行調整。

服用降壓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 按醫生的指示服藥: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和藥物說明,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不可自行減少劑量或停藥,以免導致血壓升高或其他副作用。

2. 規律服藥:將服藥時間固定在每天的同一時間,以確保藥物的持續穩定作用。

3. 遵守飲食限制:有些降壓藥物需要配合特定的飲食進行,如低鈉飲食。遵守醫生和營養師的建議,避免高鹽、高脂、高糖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4. 調整生活方式: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應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減少飲酒、戒菸、適度運動、控制體重等,有助於降低血壓水平。

5. 定期測量血壓:購買一台血壓計,定期測量自己的血壓,並將結果記錄下來,方便和醫生進行溝通和調整治療方案。

6. 注意藥物副作用:了解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如低血壓、頭暈、乏力、便秘、水腫等,如果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及時聯繫醫生。

7. 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告訴醫生你正在服用的其他藥物、保健品或補充劑,以避免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8. 不要自行更換藥物:如果你對某種藥物有不良反應或效果不佳,不要自行更換藥物,應與醫生諮詢後進行調整。

9. 不要自行停藥:即使你感覺血壓已經控制良好,也不要自行停藥。停藥可能會導致血壓回升或其他潛在的風險。如果想要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應先與醫生諮詢。

10. 定期複診:定期回訪醫生,複查血壓,並隨時告知醫生治療效果和不適情況。定期體檢和必要的檢查,如心電圖、腎功能等也很重要。

降壓藥必須要長期吃嗎?

在大多數情況下,降壓藥需要長期使用,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通常不能通過一次性治療完全根除。

降壓藥物的作用是控制血壓水平,減輕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從而減少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如果停止服用降壓藥物,血壓可能會再次升高,並且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然而,治療高血壓的方案是基於個人情況而定的。對於一些輕度高血壓患者或有明顯的生活方式改善且血壓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醫生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如適當降低藥物劑量或嘗試停藥。這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且需要密切觀察血壓的變化。

總之,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並定期隨醫生複診,以保持穩定的血壓水平,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