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腸道,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它對消化系統的重要性,其實,腸道不僅會影響全身健康,還和能否長壽相關。

《自然》子刊上發表了兩項最新研究,一項是發現廣西百歲老人的腸道菌群結構竟與年輕人「相似」;另一項是揭示了腸道微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腸道病毒的作用被忽視了,這些病毒可能隱藏著長壽秘密。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分析腸道菌群是怎麼影響壽命的,並教你如何減緩腸道和身體老化。

受訪專家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姜泊

河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 黃改榮

本文作者 | 生命時報記者 高陽

本文編輯 | 任琳賢

百歲老人腸道菌群更「年輕」

人類的腸道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微生態環境,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原蟲等多種微生物。

我國廣西科學院的這項最新研究選取了1575名廣西人的腸道菌群,其中包括297名百歲老人。

根據腸道中占主導地位的細菌類型,研究團隊區分出了4種不同的腸型,其中兩種引起研究人員的關注:

  • 一是以能夠維持腸道平衡的擬桿菌屬占主導的「腸型1」;
  • 二是以埃希氏菌-志賀氏菌屬主導的「腸型2」。

「腸型1」是年輕人的主導類型,老年人群的主導類型則為「腸型2」。不可思議的是,百歲老人腸道中的菌群類型竟兼具了腸型1和腸型2,還與年輕人有一系列相似之處。

「腸型1」可作為區分百歲老人和普通老人的指標。相比普通老年人群,百歲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現出擬桿菌屬「維持或增強」。這種與年輕人相關的獨特腸道菌群模式,可能是他們長壽的重要因素。

另一項研究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共同完成。他們分析了日本和義大利195份百歲老人糞便樣本後指出,腸道里的病毒,受到了長期忽視,這導致人類對腸道病毒在衰老過程中的作用長期未知。

研究人員比較了60~100歲老年組、18~60歲成年組的病毒基因組數據。結果顯示,百歲老人的腸道病毒更豐富多樣,老年組的腸道病毒中,未被描述的病毒序列占比達20%,成年組占比為12%。

隨著年齡增長,百歲老人的腸道病毒正朝著「嬰兒時期」轉變。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轉變可以幫助老人維持腸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幫助吸收腸道中營養物質的同時,將細菌和毒素拒之門外。

以上研究均表明,百歲老人腸道的年輕態隨著年齡不斷加強,甚至「返老還童」,這無形中提升了他們的抗病能力,使之更健康長壽。已有多項研究表明,百歲老人的腸道微生物特徵與普通人不同。

國內專家也在研究中發現,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縣百歲老人、四川都江堰和雅安的長壽老人,腸道中的菌群多樣性比年輕人更高。

腸道微生物平衡有多重要

儘管衰老是複雜的多因素過程,但大多數因素都與代謝消化有關。

在人體多發的疾病中,消化道疾病占據了大半部分,一旦消化道開始出現一種或多種疾病,那就意味著人體衰老逐漸開始。

腸道菌群時刻「調控」健康

人體腸道內有1000餘種微生物,細菌總數更是達到100萬億以上。腸道菌群相當於人體的一個重要代謝「器官」,時時刻刻參與人體代謝平衡。

腸道菌群是不斷變化的,百歲老人的腸道菌群與其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年齡變化都有關係,形成「獨特的菌群特點」,這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飲食模式是影響有益菌的重要因素。廣西百歲老人往往都生活在自然環境較好的鄉村,飲食污染、抗生素使用都比較少,腸道菌群因此呈現年輕態。

好菌壞菌需要共同作用

通常情況下,腸道菌群處於一個「盲盒」狀態,人們並不清楚它們之間是如何作用的,好壞菌群共生、平衡,相互促進和改善,共同維護腸道菌群平衡。

例如,病毒也發揮著不小的作用。《自然》子刊上一項研究發現,靶向腸-腦軸的「壞」菌群代謝物,有望改善自閉症;《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致病菌的磨鍊賦予腸道更強的抗感染能力。

百歲老人能處於健康狀態,腸道菌群豐度一定是多樣的,菌群關係一定是平衡的。導致老人減壽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意外事故、腫瘤慢性病、感染疾病、藥物使用等,都可能導致體內菌群處於失衡狀態。

成年人作息不規律、飲食失衡、熬夜、不運動等因素也會讓菌群失衡,時間一久,便會誘發疾病。

疾病也會影響腸道菌群

當人體處於疾病狀態下,腸道菌群也會發生變化,例如,致病菌增多,有益菌豐度降低,多樣性減少:

  • 90%的老年人都有頑固性便秘,與腸道益生菌數量降低有關;
  • 腹瀉患者體內大腸桿菌、腸球菌等有害菌增加,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益生菌數量明顯減少;
  • 過敏性哮喘與腸道菌群的紊亂也密切相關。

以往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微失衡,可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如糖尿病、、腫瘤、抑鬱症、代謝綜合徵、肥胖及兒童發育不良等。

有研究指出,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普通人則是25%,便秘人群則少到15%,癌症患者腸道內的益生菌比例只有10%。

當然,廣西長壽老人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殊性,單靠一兩次研究就得出「長壽的秘訣在腸道」的結論,目前還為時尚早,未來腸道菌群與長壽的關聯仍需更多數據支持。

5個習慣減緩腸道和身體老化

人體腸道中不同菌群種類之間,始終處於動態平衡狀態,形成一個互相依存的複雜生態系統。

維護腸道年輕態的關鍵在於保持腸道菌群平衡,要遠離加速腸道老化的壞習慣。

1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如果一個人經常出差,變換城市居住,腸胃往往十分脆弱,因為腸道菌群不時就要改變一番。

腸道菌群受飲食習慣的直接影響,有益腸道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

  • 多進食蔬菜、雜糧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避免高脂飲食;
  • 烹調時注意生熟餐具分開,提倡分餐、用公筷;
  • 儘量不吃剩飯剩菜,少吃路邊攤、外賣;
  • 隔夜食品儘早丟棄。

2作息儘量保持規律

腸道菌群在與人體的長期「磨合」中,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物鐘和食譜。

如果長期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就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最明顯的就是,很多熬夜晚睡的人會口臭、便秘,要警惕腸道菌群可能失調了。

久坐不動的上班族和患有便秘的老人,更要規律作息,勤加運動,促進胃腸蠕動。

3避免情緒過度波動

情緒與腸道菌群的影響是相互的。有研究發現,抑鬱症、自閉症、神經退行性疾病等與腸道微生物都有關聯。

壓力過大、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持續太久,很易造成腸道菌群紊亂,菌群紊亂又會影響大腦認知和睡眠等,加重情緒問題。

建議學會紓解壓力,保持愉悅的心情,抽時間靜坐冥想。

4嚴禁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雖然挽救了大量生命,但對「好細菌」也造成了嚴重損害。

長期服用、濫用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如氯黴素、四環素等,可能會將共生菌和致病菌同時消滅,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

要遵循醫囑服用抗生素,不要隨意增減藥量,避免濫用。

5不要亂吃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合成消化酶,促進腸道營養物質的吸收,清除或減少致病菌的黏附,還可以維持腸道菌群結構平衡,改善便秘、腹瀉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狀。

經常性的便秘、腹瀉人群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益生元,但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不建議普通人盲目購買益生菌吃,有些產品不靠譜,新菌可能不適合自己,適得其反。

健康人群日常吃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也能起到平衡腸道菌群的作用。▲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