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經常有「血管瘤」患者前來就診,有長在臉上的,有長在頭部的,還有長在四肢軀幹上的……有大人也有小朋友,有的肉眼就能看出,有的比較隱蔽,症狀複雜多樣,很容易混淆,有的家長將「血管瘤」誤認為胎記,從而延誤了治療時機。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血管瘤」?

  「血管瘤」是什麼?

  我們今天講的是廣義上的「血管瘤」,一般分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兩大類,在臨床上是非常常見的良性先天性血管病變,可發病於全身多部位。

  *血管瘤:一般有血管內皮細胞的異常增殖,又分為增殖期、穩定期、消退期三期。

  通常說的血管瘤認為是嬰幼兒血管瘤,發病特徵為在出生後1-2周局部出現小紅點、紅斑,逐漸增大,再快速增殖,特別是在前三個月增殖很快,局部突起,呈草莓樣表現,所以有時也稱為草莓狀血管瘤。一般情況下,這類血管瘤在第一年主要處於增殖期,之後逐步進入穩定期,然後進入完全消退期,消退後會遺留病損痕跡。

  *血管畸形:一般無血管內皮細胞增殖,不會消退,以血管擴張為特徵,可能會持續增長,影響身心健康。

  大多數的血管畸形患者,畸形生長的血管相互交織,就像線團一樣纏在一起,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瘤體。有的長在皮膚表面,甚至凸出來,有的長在深部,扎進了深層皮膚、肌肉等組織,從外表不容易看出。

  嬰幼兒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鑑別診斷十分重要,因為在治療方法的選擇上是有差異的,對於大多數病例的可以依據病史和臨床檢查,就可以大致明確診斷方向,在詢問病史只要回答幾個問題:

  1、 出生時是否出現?

  是 → 血管畸形可能性大

  不是 → 血管瘤可能性大

  2、出生後近期是否不成比例增大?

  是 → 血管瘤可能性大

  不是 → 血管畸形可能性大

  3、增大後是否縮小?

  是 → 血管瘤可能性大

  不是 → 血管畸形可能性大

  非專業人士很難準確判斷,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從病史以及臨床症狀表現,並結合輔助檢查(B超、CT血管造影、核磁等)來鑑別診斷。

  什麼樣的血管瘤及血管畸形需要多加關注?

  ● 位於頭面部的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因涉及到美容需求,建議儘早就醫。

  ● 位於重要器官周圍(眼、鼻、氣道等),影響器官正常生長發育、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應評估風險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我科曾經接診過一例有著近20年「血管瘤」就醫史的患者,在外院做過多次血管病變切除手術,但是病變部分還在持續生長,瘤體包裹了氣管、頸部大血管、頸動脈竇和頸動脈體等重要組織,患者多家醫院求診後,被推薦到我院就診。考慮到患者病情的兇險和複雜,若直接手術切除風險極大,我科啟動了北醫三院血管瘤MDT的診療服務模式,多科室合作,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 位於易受摩擦部位(外陰、肛周、頸部、腋下等),應注意預防破潰、繼發感染等問題的發生,需要積極應對。

  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治療方法種類繁多、效果不一,且患者病情輕重懸殊,多學科聯合治療團隊(MDT)對各年齡段及各種病程的患者提供個體化的綜合序列性治療方案,使就醫患者得到更確定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