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甜味劑之一,因為甜度高、熱量低等優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於各種「無蔗糖」食品。(宋炳晨/圖)

阿斯巴甜致癌?2023年6月29日下午,該話題牢牢霸占熱搜榜首。

起因在於,路透社援引兩名消息人士稱,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計劃於7月14日宣布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甜味劑之一,因為甜度高、熱量低等優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於各種「無蔗糖」食品,例如零度可樂、雪碧、無糖口香糖等。

早在1981年,世衛組織下屬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委員會(JECFA)就指出,只要人體對阿斯巴甜的攝入量不超過每日上限,就是安全的。目前,包括中國、美國、歐盟、紐西蘭等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食品監管機構都批准了阿斯巴甜的使用。

對於此次阿斯巴甜引發的爭議,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主要原因在於阿斯巴甜應用廣泛。「尤其是在現在全球性慢性病高發、能量攝入過剩的大背景下,無糖產品逐漸地變成了消費中的比較主流的品類之一,阿斯巴甜得到的關注度自然高。」

該消息已引發市場震盪。中信證券6月30日稱,出於安全性和成本的考慮,預計下游廠商會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劑對阿斯巴甜的替代。部分國產廠商也撇清關係,元氣森林在官方微博回應稱全線產品均不含阿斯巴甜,奈雪的茶亦表示其使用羅漢果糖作為代糖。

致癌與否,還需風險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IARC曾聲稱多個食品致癌,並引起爭議。

例如,IARC將通宵工作和食用紅肉列為「很可能致癌」。2015年,它曾發布報告稱草甘膦「可能致癌」。儘管等其他機構都對此提出了異議,但業內依賴草甘膦的公司仍在遭受負面影響——德國製藥巨頭拜耳2021年在美國針對其含草甘膦的除草劑致癌案的上訴中第三次敗訴,被判天價罰款。

據路透社,國際甜味劑協會(ISA)秘書長亨特伍德(Frances Hunt-Wood)指IARC並非食品安全機構,其對阿斯巴甜的審查在科學上不全面,「很大程度上基於廣受質疑的研究」。ISA對IARC的調查表示嚴重關切,並稱其可能會誤導消費者。

「普通人沒有能力分辨這樣的機構說的話靠不靠譜,畢竟還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機構,對老百姓來講,它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機構肯定是權威的。」鍾凱說。

WHO網站消息稱,在IARC在2023年6月6日至13日評估阿斯巴甜的潛在致癌可能後,JECFA在2023年6月27日至7月6日進行風險評估,包括對阿斯巴甜每日可接受的攝入量進行評估。

IARC發言人稱,兩個機構的調查結果在7月前都是保密的,且雙方調查報告是「互補的」,IARC的結論「是了解某物質致癌性的第一個基本步驟」,而JECFA「負責風險評估,確定在某些條件和接觸水平下,出現如癌症等特定類型損害的可能性」。

安全爭議從未停歇

如今風靡的阿斯巴甜誕生於一場意外。1965年,製藥公司GD Searle的研究人員進行藥物實驗時,合成阿斯巴甜,並用其評估抗潰瘍候選藥物,機緣巧合下,研究人員舔到了粘有阿斯巴甜的手指,發現了這一人工代糖。

1973年,GD Searle即向FDA申請批准銷售阿斯巴甜,但當時遭到了一些科學家的反對,原因包括其可能導致智力低下、內分泌失調等。1983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經過評估後,批准將阿斯巴甜用於碳酸飲料,到1996年,FDA取消了所有限制,阿斯巴甜可用於任何食品。

儘管FDA掃清了障礙,但阿斯巴甜安全性的爭議從未停歇。

1997年,義大利拉馬齊尼研究所(Ramazzini Institute)的研究顯示,嚙齒類動物的某些癌症表現與阿斯巴甜有關,不過這項研究不能解釋阿斯巴甜與癌症發病率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係。2022年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對10萬餘名法國成年人進行的調查也發現,人工甜味劑(尤其是阿斯巴甜和安賽蜜)與癌症風險增加相關。

來自歐盟、FDA的多項研究認為,阿斯巴甜攝入不超標就不存在安全問題。歐盟認為,阿斯巴甜的每日攝入值為40毫克/公斤體重/天。FDA規定的這一值為50。世衛組織下屬食物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 (JECFA)也認為,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飲用12至36罐無糖汽水(取決於飲品中阿斯巴甜含量)才會面臨風險。

不過,阿斯巴甜不適合苯丙酮尿症患者,因為阿斯巴甜中含有少量苯丙氨酸,這是人體必需的胺基酸之一,但患有苯丙酮尿症會阻礙其代謝。通常在使用阿斯巴甜的食品標籤中,都會註明含有苯丙氨酸。

評估添加劑安全性,會排除有問題研究

相比蔗糖,阿斯巴甜的甜味持續時間更長,在食品工業中,它經常與安賽蜜、三氯蔗糖等其他人工甜味劑混合,讓食品吃起來更像是原始蔗糖。

目前阿斯巴甜是應用最廣泛的甜味劑之一。東吳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全球甜味劑市場,阿斯巴甜產值為22.92億元,占比24%,與三氯蔗糖相當。但在我國,阿斯巴甜的市場份額逐年減少,從2015年的22%減少至2019年的8.6%。

儘管有眾多研究認為阿斯巴甜安全性存疑,但這並不阻礙世界各國監管機構批准其作為食品添加劑,原因在於這些研究多數被排除在外。

2013年,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下屬的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營養來源專家組(ANS)對154項與阿斯巴甜相關的研究進行分析,評估可能的假陽性或假陰性。專家組最終認為,81項證明阿斯巴甜安全的研究中有62項可靠,19項不可靠;73項證明其不安全的研究全部不可靠。具體原因包括,毒理學意義小、存在方法學錯誤、診斷存在不確定性等,該研究還稱,歐洲拉馬齊尼基金會(European Ramazzini Foundation)研究中出現的惡性腫瘤和淋巴組織發育不良與實驗動物慢性感染有關,無關阿斯巴甜。

科學研究影響因素是非常多的,尤其涉及人的研究,實驗設計、數據統計分析、對實驗結果的解釋等多個環節都會對研究結論產生影響 。」鍾凱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各個權威機構,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各國的管理部門,評估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的時候,會參考當時的所有的能看到的研究證據,排除這些有問題的研究。

南方周末記者 宋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