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上升,濕度增大,適宜各類細菌和病毒生長繁殖,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聯勤保障部隊第900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雯提醒戰友們,做好科學防範,防止患上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引起的消化道傳染疾病,主要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有的患者還伴有發熱、頭痛、肢體疼痛、全身中毒等症狀。若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常見的腸道傳染病包括以下幾種病症。傷寒與副傷寒。傷寒與副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乙類傳染病,夏秋季較為多發。該病的潛伏期通常為1~2周,主要症狀表現為持續發熱、脈搏減慢、神情淡漠、肝脾腫大等。細菌感染性腹瀉。細菌感染性腹瀉是以腹瀉為主要表現的細菌感染性疾病,起病較急,一般不需要進行干預治療,依靠自身免疫能逐漸痊癒。A肝。A肝是由A肝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腸道傳染病,主要症狀表現為乏力、噁心、右上腹部不適或隱痛。
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較為廣泛,主要傳播途徑包括以下3種。經水源傳播。病原體攜帶者的糞便、嘔吐物排入水源,可能使水源受到污染。水源被污染容易導致腸道傳染病發生,甚至在局部範圍引起流行。經食物傳播。喝生水、吃生食、食用或飲用被病原體污染的食物或水等,也會增加腸道傳染病的患病風險。經昆蟲傳播。蒼蠅、蟑螂、蚊子等昆蟲是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媒介。
腸道傳染病可防可控。官兵在生活中應積極預防,儘量切斷腸道傳染病的傳播源,從而規避腸道傳染病發生。
防止病從口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腸道傳染病傳播的有效手段。建議戰友們養成「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的良好習慣,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要洗手;蔬菜、水果要洗淨後再食用;生熟食物分開存放,不喝生水,不吃生或半生的肉類、水產品等;不吃腐爛變質及被蒼蠅、蟑螂污染過的食物。
阻斷傳播途徑。定期對集體宿舍、辦公區域、食堂等場所進行消毒;對蒼蠅、蟑螂、蚊子等病媒生物進行消殺,減少病媒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場所;食品儲藏室應保持乾燥、陰涼、通風,以防食物霉爛變質;使用含氯消毒劑對病原體污染的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消毒時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直接接觸污染物。
注意對症治療。如果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疑似腸道傳染病症狀,應第一時間隔離治療。患者要注意補充電解質,防止發生電解質紊亂。若腹瀉症狀較為嚴重,可能出現脫水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口渴、尿少、皮膚乾燥、雙眼下陷等,此時應多飲糖鹽水。若發生嚴重脫水或嘔吐症狀,應遵醫囑採取靜脈補液等治療措施。治療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原體類型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若濫用抗生素,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從而加重病情。(詹紅麗 本報特約通訊員 張文明)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