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人問:

「人到中年,你最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是什麼?」

有個高贊這樣回答:「你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深以為然,人至中年,行程過半,每天勞心勞力,身體再也不似從前。

年齡越大,越能明白,無論什麼時候,健康的身體才是此生最大的財富。

被稱為「醫學泰斗」的老中醫干祖望先生,是我國現代中醫耳鼻喉科的創始人,他活到了104歲的高齡。

直到100歲的時候,老先生仍和年輕人一樣每天出診,被問及養生秘訣,他直言不諱地表示,就八個字:

「童心,蟻食,龜欲,猴行。」

人到中年,想要收穫健康、快樂,那就跟干祖望先生學習用這四味良藥吧。

童心以養神

干老先生所謂的「童心」,不是指年齡,而是指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是一種境界,一種能讓你隨時隨地開心快樂,永遠對生活保持熱愛的境界。

蘇軾當年被貶黃州,為了打發無聊,他想到了一個「挾彈擊江水」的娛樂活動。

於是,喊著朋友一塊兒來到江邊,拿彈弓將石子或瓦片打到江水裡,看誰打得遠。

朋友陪同蘇軾一起玩耍,蘇軾玩得酣暢淋漓,不亦樂乎。

但此時,誰能想到,這個童心未泯的「老小孩」竟是剛剛被貶到這裡來的。

保持童真童趣,才能活得天真自在。

一天,蘇軾坐車行駛於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抬頭望天,看到白雲從山中湧出,就像萬馬奔騰,直入他的車中。

於是,他找出竹箱,裝了滿滿一箱,帶回家,再將白雲放出來,看它們變化騰挪。

從此之後,「搏取置笥中,提攜反茅舍;開緘乃放之,掣去仍變化」便載入了他的詩冊。

因一個個水花而歡呼,為一朵朵白雲而開心,無論什麼時候,他都內心純粹,率性而為,始終擁有一顆純真的童心。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

「世上最簡單的,是童年時候的樣子。」

雖然童年時光易流逝,但童真童心卻可保存。

真正的智者就是這樣,無論什麼年紀,總能保持一顆童心,相信美好,活得天真純粹。

保持一顆童心,是大氣,是從容,更是對生活的熱愛。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保持一顆童心,勇敢地走下去,或許你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蟻食以養身

螞蟻吃的食物並不固定,往往就地取食、不分精粗,但它們卻飲少食微、細嚼慢咽,並且生命力也十分頑強。

顧名思義,干老先生所說的「蟻食」,就是不挑食,不多食,即每樣食物都吃點,每樣又不多吃,保持營養均衡。

梁簌溟先生是著名的思想家,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他一生堅持食素,清心寡欲,被譽為「超標準的健康老人」,活到了95歲高齡。

然而,梁老小時候體質很弱,多災多病,自知體質差,所以長大後的梁簌溟很注重養生之道,他一直堅持「少食,雜食」的原則。

梁老在日記里也記錄了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

每次吃飯,絕不吃飽,也絕不因為食物品種多少和味道好壞而有所增減。

由於自己一生未從事過體力勞動,所以食量一直很小,一日三餐飲食總量在230克左右;

對於酒更是絕少上口的,只因晚年受失眠困擾,時而在臨睡前飲一小杯葡萄酒;至於茶水,只是偶爾飲一兩杯淡茶而已;

四季水果,五穀雜糧,都可以吃一些,不會挑挑揀揀。

宋朝錢時在《當食自喜》中寫道:

「人言少吃多滋味,此是尊生第一方。」

吃得少一點,吃得雜一點,不疾不徐,保持規律,是健康的有效保障。

當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暴飲暴食,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

然而,縱口故快一時,積久必為災害。

所以,合理飲食,做到有節有度,腸胃才能平安,身體才能舒適安樂。

龜欲以養心

烏龜因壽命長而被奉為祥瑞的象徵,而烏龜之所以長壽,在於它的與世無爭、無欲無求。

干老認為,要想健康長壽,人應該學習烏龜身上這種平和淡然的心態,降低內心的奢求,把名、利看得開一些。

著名學者錢鍾書,終身淡泊名利,專心治學。

80年代,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特邀錢鍾書去講學,每周只需講40分鐘,一共12次,酬金16萬美元,食宿全包,可帶夫人同住。

待遇如此豐厚,可是錢鍾書卻拒絕了。

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的記者,曾千方百計想衝破錢鍾書的防線。

最後還是不無遺憾地對全國觀眾宣告:錢鍾書先生堅決不接受採訪,我們只能尊重他的意見。

無論世事如何變化,錢鍾書始終堅守著內心的那份寧靜,埋頭做學問,他說:

「聽其自然最好,經吹噓後成為重要了,必然庸俗化。」

錢鍾書真正做到了「龜欲」,他以一顆淡泊的心,擺脫名利的羈絆,真正做到了返樸歸真、安如泰山。

清末張之洞曾說:「無求便是安心法。」

沒有奢望,何來煩惱,像烏龜那樣,什麼都不在乎,無欲無求,這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

泰戈爾說,給鳥兒的腿上繫上黃金,它就不能直衝雲霄了,因為那黃金的誘惑像一塊大石頭砸到了它平靜的心中,泛起了漣漪。

人生名利,如浮雲流水,真正的智者,選擇泰然處之,以一顆知足豁達的心,淡然處世。

人生路漫漫,隨著閱歷的豐富,我們要學著減少貪念,降低奢求,以一顆恬靜寡淡的心來對待生活,看待人生。

猴行以養體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靈動自如,熱情洋溢,從來不讓自己閒著。

干老認為,猴子多動,所以身手敏捷,人也可以像猴子學習,動起來,身體才會更健康。

被稱為新加坡「國父」的前總理李光耀,2015年以92歲的高齡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旅。

作為日理萬機的國家元首,高壽的他有著自己獨家的養生之道。

自中年起,李光耀每天堅持長跑20分鐘,雷打不動。

另外,游泳和騎自行車也是他喜愛的運動項目,他會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去鍛鍊。

如果應邀去沒有運動設施的國家開會,他還會隨身攜帶一輛摺疊健身自行車,清晨和晚飯前進行運動。

他常說:

「生命在於運動,只有增強體質,才能少生病,延年益壽。」

2012年,哈佛大學的研究者通過對近65萬名40歲以上的人,幾十年的隨訪數據研究表明:

每星期快走75分鐘,相對於不運動的人,平均延長壽命約1.8年。

每星期快走150分鐘,平均延長壽命約4年。

經常運動並且保持正常體重的人,比不運動的肥胖患者壽命長7.2年。

低量的運動能降低死亡率20%,適量的運動降低死亡率約40%。

運動,是抵禦衰老最好的武器,是對自己健康最好的投資。

只有動起來,身、心、腦才能更好地運轉,才能遠離焦慮和頹廢;

只有動起來,才能擁有更強健的體魄,才會有更多對抗歲月的底氣。

所以,趕快動起來吧,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

「當你開始愛上運動,健康也會愛上你。」

培根說:「健康的身體乃靈魂的客廳。」

人生下半場,照顧好身體、守護好心靈,把關心自己當做一種習慣。

保持童心、修煉龜欲,淡泊舒緩,心神皆安;

擁有蟻食、跟隨猴行,少食多動,身強體健。

養生之道,在於身心。

願你從現在開始,用好干祖望老先生的四味良藥,從此收穫更加健康舒適的人生。


來源:微信公眾號「有書」

作者:有書以安

編輯:以凡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帳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